寄胡教授二首(其二)

浔阳江上无毡客,别后音书杳未通。

蕉鹿定应邻左计,莼鲈端是待西风。

谩怀离思人犹远,欲寓吟情句未工。

朝列鹓鸿问消息,一笺莫靳寄诗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浔阳江边没有毡帐的旅人,分别后音信全无,了无踪迹。
想必你在隔壁计划着寻找像芭蕉和鹿一样的生活,而我期待着西风带来故乡莼鲈的美味。
满怀离愁却人隔遥远,想要寄托在诗句中表达,却发现语言还未足够精炼。
早晨排列成群的高贵之鸟(指朝臣)中,我询问你的消息,一封书信,请不要吝啬,放入诗筒寄来。

注释

浔阳江:长江边上的浔阳城。
毡客:有毡帐的游子或商人。
杳未通:音信不通,联系不上。
蕉鹿:比喻虚构或难以捉摸的事物。
左计:邻近的计划或打算。
莼鲈:代指故乡的美食。
待西风:期待秋天的到来。
谩怀:空自怀想。
吟情:诗歌的情感。
句未工:诗句尚未完善。
鹓鸿:古代比喻朝中官员,如凤凰和鸿雁。
消息:打听消息。
一笺:一封信。
诗筒:古代传递书信的竹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珂写给胡教授的第二首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难以言表的离愁。首句“浔阳江上无毡客”描绘了浔阳江边的寂寥景象,暗示了与胡教授的分离使这里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次句“别后音书杳未通”直接表达了两人通信的断绝,流露出对友情的担忧。

第三句“蕉鹿定应邻左计”运用典故,暗示胡教授可能在忙碌中忽略了与诗人的联系,如同《庄子》中的“蕉鹿梦”,暗指友人是否也在为生活琐事所困。第四句“莼鲈端是待西风”则借莼鲈之思,期待着秋天的到来,寓意对相聚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对故乡的怀念。

第五句“谩怀离思人犹远”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诗人虽然满心离愁,但友人仍遥不可及。最后一句“欲寓吟情句未工”表达了诗人想通过诗歌传达情感,却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词句,体现了创作的困境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胡教授的深深挂念以及对友情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寄胡教授二首(其一)

西风送我溧阳溪,终日篷窗祇有诗。

黄篾未妨床著笔,青緺不管鬓成丝。

雁随去讯劳君问,鸥忆同盟尚我随。

想见归舟不多日,一樽牛渚访秋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高建宁尚书二首(其二)

已分耕畦老一犁,天风吹梦入枯溪。

谁怜北垞骑牛背,又踏东华放马蹄。

槐绿不妨穿禁漏,枣红便觉动边鼙。

归途愿请平戎策,政恐曹装趁诏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寄高建宁尚书二首(其一)

鹤书几到阖庐城,见说君王忆姓名。

衡岳云开传谏草,考亭月冷见文盟。

不从金马登丞辅,却托铜菟烦客卿。

天意未应无定据,管教吾道致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紫微高侍郎三首(其三)

力劳效寡是穷途,赠策无人生大愚。

三刖尚迷藏椟宝,六街几误脱巾呼。

味言已转廷中毂,归兴难忘陇上锄。

欲问死生何许是,紫烟浮处认香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