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苒苒渭滨族,萧萧尘外姿。
如能乐封殖,何必醉中移。
这首诗描绘了渭河畔竹林的景象,"苒苒"形容竹子生长缓慢而坚韧,"萧萧"则带出竹叶在风中的轻响,仿佛超脱尘世的静谧。诗人以竹自比,表达了对物质丰饶和封地的喜爱,认为如果能享受这种宁静与富足,就不必追求醉酒带来的暂时忘我。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哲理,展现出宋代文人晏殊的高尚情操。
不详
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山木有甘实,托根清禁中。
岁芳摇落尽,独自向炎风。
水晶宫殿接龙津,碧树阳春晓色新。
朱户曲房能驻日,酥盘金胜自生春。
开樽幸有治聋酝,把叶能无送燕章。
所惜近停司饮会,不如村叟醉秋光。
朱户未闻迎綵燕,东郊先报舞云翘。
姜任盛德符青史,金屋千春奉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