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商调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翻译

春风吹来,大地回春。薄雾散去,一片晴空。池台亭榭一片生机,到处是美丽的春色。夜色沉沉,空中无月光,我心中愁苦,正是寒夜的节气,我独自一人闷坐屋里。画梁间栖息的双燕,它们是旧客,与我相识熟悉。仿佛在一声一声笑我,一个人在屋门度日,感到孤单。纷乱的花飞过墙去,隔院飘来香气,满地落花堆积。
我长长地记着那一次,在郊游时我们偶然相遇。那时你的小车是油彩画的车壁。如今又到寒食,宫廷中传送蜡烛,王孙的宅院中飞出烟。青草地依旧,却感到迷了路。我仔细寻找往日的旧迹。在柳荫里,寻到了那里的宅院。

注释

应天长:词牌名,又名《应天长令》、《应天长慢》。
此调有小令、长调两体。
小令始于韦庄。
五十字,前后片各五句四仄韵。
各家用此调字数有增减,但以韦庄词为正体。
长调始于柳永,九十四字,前片十句六仄韵,后片十句七仄韵。
另有九十八字体,句式与柳永词有出入。
条风:即春风。
霏雾:飘拂的云雾。
池台:有本作“池塘”。
池苑楼台。
夜堂:有本作“夜台”。
前社:春社。
芸香:香草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芸香树。
泛指花之香气。
邂逅:不期而遇。
油壁:油壁车,车壁以油饰之。
“汉宫传烛”句:唐韩翃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鉴赏

这首宋词《应天长·商调》是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个人的孤寂心情。开篇“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描绘了春风和煦、雾气轻舞、春意盎然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喜悦。

然而,“夜堂无月,沈沈暗寒食”转折,暗示了诗人独自在暗夜中度过寒食节,气氛转为孤寂。接下来,“梁间燕,社前客,似笑我、闭门愁寂”运用拟人手法,燕子和春社的客人似乎在嘲笑他的孤独,更显其内心落寞。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籍”写花儿纷飞,香气四溢,却无人欣赏,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回忆起过去“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的欢乐时光,与现在形成鲜明对比。

“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借汉代宫廷夜宴的典故,表达对繁华过去的怀念。而“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则流露出诗人试图寻找旧日欢愉的执着,但“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又暗示着那些美好已经远去,只剩下了熟悉的景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回忆,表达了诗人从热闹到孤寂的心境变化,展现了北宋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花心动.双调

帘卷青楼,东风暖,杨花乱飘晴昼。

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

海棠花谢春融暖,偎人恁、娇波频溜。

象床稳,鸳衾谩展,浪翻红绉。一夜情浓似酒。

香汗渍鲛绡,几番微透。

鸾困凤慵,娅姹双眉,画也画应难就。

问伊可煞□人厚。梅萼露、胭脂檀口。

从此后、纤腰为郎管瘦。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花犯.小石(其三)咏梅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形式: 词牌: 花犯

芳草渡/系裙腰.别恨

昨夜里,又再宿桃源,醉邀仙侣。

听碧窗风快,珠帘半卷疏雨。多少离恨苦。

方留连啼诉。凤帐晓,又是匆匆,独自归去。愁睹。

满怀泪粉,瘦马冲泥寻去路。

谩回首、烟迷望眼,依稀见朱户。

似痴似醉,暗恼损、凭阑情绪。

澹暮色,看尽栖鸦乱舞。

形式: 词牌: 芳草渡

苏幕遮.般涉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形式: 词牌: 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