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应岁试感怀三首(其一)

廿八年来未遇时,每逢文战强驱驰。

何妨老至居人下,但恨才疏悟道迟。

身似野僧归退院,学如山茧作新丝。

应将德业追先正,莫复词章斗巧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馨桂在准备岁试时所感怀之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己才华与年龄的思考,以及对于道德修养和学问追求的重视。

首句“廿八年来未遇时”表达了诗人在这二十八年中未曾遇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或得到认可,流露出一种时不我待的感慨。接着,“每逢文战强驱驰”则描绘了诗人为了文战而努力奋斗的情景,显示出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何妨老至居人下”一句,诗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年岁的增长和地位的不如他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但恨才疏悟道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足和未能早悟大道的遗憾,体现了他对于自我提升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身似野僧归退院”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归隐的僧人,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学如山茧作新丝”则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过程的艰辛与持久,如同山茧化为新丝,寓意着知识的积累与成长。

最后,“应将德业追先正,莫复词章斗巧辞”两句,诗人呼吁自己应当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事业为目标,追随前人的正道,而不是仅仅在文字技巧上争奇斗艳。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修为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与年龄的反思,更体现了其对于道德修养、学问追求以及社会责任的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将应岁试感怀三首(其二)

曾逢日者许遐龄,只谓名非厕佛经。

未死深惭人已朽,无才每恨笔难灵。

敢思科第能登甲,且譬平生不识丁。

自此痴聋没馀齿,鸿飞世外托冥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将应岁试感怀三首(其三)

平生寂处本无朋,一出衡门便取憎。

莫怪交情多冷淡,当思峭骨亦崚嶒。

相轻只是文人习,自胜应将故我惩。

此去同行须耐辱,头颅老大尚何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有感

人间赫奕是何方,莫若当今翰墨场。

偶遇腾骧增意气,真看举动有辉光。

英才合御龙门李,陋巷宜眠蝶梦庄。

廿载诗书空励志,只成画饼实堪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读虞山张竹泉丈补拙庐制义试帖

露盥蔷薇读不休,雄才似此渺无俦。

骅骝出塞霜啼血,雕鹗盘空雪翮秋。

官职折名名亦好,文章憎命命真仇。

年高健在称潜德,五福原来贵未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