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寅江南农事图

山村水郭听吴歌,最是江南佳胜多。

不必楼台烟雨里,却看桑柘晚春过。

秧针插遍青千顷,茧簇堆来白几窠。

吟罢七言双桨荡,同予乐处在人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农事画卷。首句“山村水郭听吴歌”,以听歌开篇,营造出一种悠扬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感受着那特有的吴地民歌带来的愉悦与和谐。接着,“最是江南佳胜多”一句,直接点明了江南之美,不仅在于其自然风光的秀丽,更在于其人文风情的丰富多样。

“不必楼台烟雨里,却看桑柘晚春过。”这两句诗巧妙地转换视角,从楼台烟雨的景象转向了更为日常、更为贴近生活的桑柘晚春之景。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感染力。晚春时节,桑树茂盛,柘树葱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

“秧针插遍青千顷,茧簇堆来白几窠。”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对江南农事的描绘。青绿的秧苗覆盖了广阔的田野,象征着丰收的希望;而茧簇的堆积,则预示着蚕丝产业的繁荣。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农事活动,展现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兴旺与繁荣。

最后,“吟罢七言双桨荡,同予乐处在人和。”这两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在结束时,诗人通过自己的吟唱与双桨的荡漾,表达了对这种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与江南农人的共同情感,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农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地区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关仝蜀山栈道图

关仝真迹天下少,十人规模九背驰。

蜀山栈道之子作,横云剑阁高嶷嶷。

五丁斧痕留绝壁,秋风落叶流水澌。

装池屡易姓氏去,细认手笔无然疑。

试看气韵生动处,犹使人饶蜀道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暮春圆明园即景杂赋五首(其一)

夜来膏雨足,晓起倚前楹。

芳园景已佳,百卉争鲜荣。

迷离柳丝重,间关鸟和鸣。

远峰螺髻翠,新涨镜面平。

依依陌上花,向人如有情。

维我值几暇,裁诗聊品评。

品评何所乐,所乐足春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暮春圆明园即景杂赋五首(其二)

扫黛山排障,拖蓝涨满塘。

楼台凭点缀,花木杂芬芳。

夹镜浮飞蝀,平流泛画樯。

风凌松干古,日逗竹阴凉。

信矣神仙境,悠然物我忘。

画图曾省识,三岛水中央。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暮春圆明园即景杂赋五首(其三)

悠然凭眺乐如如,万顷波光接太虚。

不定烟岚浮岭岫,无心飞跃任鸢鱼。

风吹縠面文章好,诗托峰眉气象舒。

试弄扁舟泛寥廓,遐情还忆渭滨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