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伯和西归

叶叶青霞衣,来赴山中期。

相看到忘言,日夜春风吹。

昨夜雨潇潇,今日君欲归。

人生如梦寐,世道正崄巇。

我发白已委,况堪生别离。

君归不可驻,我心得君知。

阑干与云平,白鸟来往飞。

安得身有翼,长与相追随。

举手一揖别,不作儿女悲。

一樽尚可同,百里非天涯。

形式: 古风

翻译

片片青霞般的叶子,如同赴约山中的仙子。
相见无言,只有春风陪伴着我们度过日夜。
昨夜雨声潺潺,今天你就要离去。
人生如一场梦境,世事艰难险阻。
我头发已斑白,怎能承受这离别的痛苦。
你的离去无法挽留,但我的心你应能理解。
栏杆高接云天,白鸟在其中自由飞翔。
如何能让身体长出翅膀,永远伴你左右。
挥手告别,不作儿女情长的悲伤。
一杯酒尚能共享,即使相隔百里,心却无距。

注释

叶叶:形容叶子一片片。
青霞衣:比喻青翠如霞的树叶。
山中期:山中的约定或隐居之处。
忘言:无需言语表达的情感。
春风吹:象征美好的时光。
雨潇潇:形容雨声连绵。
君欲归:你打算离开。
梦寐:梦境,比喻人生短暂或虚幻。
崄巇:形容世道艰险。
白已委:指头发斑白,暗示年老。
不可驻:无法停留。
心得君知:心意你应能体会。
阑干:栏杆。
云平:与云齐平。
身有翼:拥有翅膀。
儿女悲:儿女情长的悲伤。
一樽:一杯酒。
百里非天涯:虽相隔百里,但并不遥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送董伯和西归》,以送别友人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叶叶青霞衣”描绘了友人身着青色霞衣的形象,如同仙人般飘逸。接下来的“来赴山中期”写友人如约而至,共同度过山中时光。

“相看到忘言,日夜春风吹”两句,通过“忘言”表达两人无需多言的默契,春风吹拂,暗示时光匆匆。“昨夜雨潇潇,今日君欲归”则转为离别的场景,昨日雨声凄凉,今日友人即将离去,充满了离愁别绪。

“人生如梦寐,世道正崄巇”借梦境比喻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艰难,诗人感叹人生无常。“我发白已委,况堪生别离”进一步抒发了岁月流逝、白发添增的哀伤,以及面对离别的无奈。

“君归不可驻,我心得君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但理解他的选择,希望彼此心意相通。“阑干与云平,白鸟来往飞”以景寓情,栏杆高耸,白鸟飞翔,象征着友人的自由与远方,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安得身有翼,长与相追随”直抒胸臆,希望能有翅膀跟随友人,表达了对长久相伴的渴望。“举手一揖别,不作儿女悲”则展现出诗人豁达洒脱的一面,告别时没有儿女情长的泪水,仅以一杯酒表达深深的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有送别的伤感,又有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深沉。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送董稼山二首(其二)

白发萧萧送出门,相携相看两无言。

祇应今日往来梦,搅破百里梅花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送董稼山二首(其一)

三年一去西山云,一见欲别心知熏。

劝君且为更上酒,何时得与细论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送道士十二侄归金观

世道日以漓,人事日以非。

吾宗昔昌繁,儒冠森巍巍。

时节相会聚,燕笑芳菲菲。

迩来岁复岁,存者星晨稀。

我今七十九,奄奄一息微。

汝亦七十八,缡褷旧羽衣。

老我虽待尽,犹与坟墓依。

而汝百里外,茕鹤傍孤飞。

我非寿彭篯,汝非丁令威。

年事已到此,馀生露易晞。

后会安可必,欲别增歔欷。

相送出门去,溪寒日无辉。

我伫汝回首,此意知者希。

丁宁且加餐,得健时一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楼佺提举赴省

绿发方山冠,白玉气色温。

高谈霏木屑,不问能知文。

去秋夺标归,今步南宫云。

儒科青毡耳,指取气欲吞。

春风看花马,已系长安门。

知君必得意,何以持赠君。

事业浩无穷,学问为本根。

我怀宣献公,况君乃其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