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攀龙与泣麟,哀乐不同尘。

九陌霄汉侣,一灯冥漠人。

舟沈惊海阔,兰折怨霜频。

已矣复何见,故山应更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攀附龙(喻指得势)的人与哭泣麒麟(喻指失意)的人,他们的哀乐是不同的世界。
在繁华的都市中,有人高高在上如同天上的仙侣,有人却独自在昏暗中默默无闻。
像船只沉没让人惊叹大海的辽阔,兰草频繁被霜打使人怨恨严寒的频繁。
一切已成过去,还能再见到什么呢?只有故乡的山应该更加春意盎然。

注释

攀龙:比喻依附权贵,得势。
泣麟:麒麟象征祥瑞,泣麟比喻才子失意。
九陌:形容城市的繁华街道。
霄汉侣:比喻地位高的人。
一灯冥漠人:形容生活在黑暗孤独中的人。
舟沈:船只沉没,比喻遭遇挫折。
兰折:兰草折断,象征美好事物受损。
怨霜频:对频繁降临的霜冻表示怨恨,象征困境不断。
已矣:完了,结束。
故山:故乡的山,代指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哀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开篇“攀龙与泣麟,哀乐不同尘”两句,通过攀龙(攀附龙门以求学问)和泣麟(哭祭古代贤人)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哀悼,他们共同的悲欢不再能够相聚在尘世间。

接着“九陌霄汉侣,一灯冥漠人”两句,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渺茫的情景。九陌(广阔无垠的郊野)和霄汉(遥远的星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寂寞,而“一灯冥漠人”则形象地表达了在茫茫人世中,自己的孤独与微小。

“舟沈惊海阔,兰折怨霜频”两句,则通过对比舟船沉没于广阔的大海和兰花在寒冷的霜冻中断折,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惜与不舍。

最后“已矣复何见,故山应更春”两句,以一种无奈的情绪结束全诗。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时光已经流逝,我们也只能面对现实,而那熟悉的故乡山川,在季节更迭中依旧迎来新的一年春天,提醒着我们要接受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同赵进马元阳春日登长春宫古城望河中因寄郑损仓曹

城头春霭晓濛濛,指望关桥满袖风。

云骑闲嘶宫柳外,玉人愁立草花中。

钟分寺路山光绿,河绕军州日气红。

迹忝已成方恋赏,此时离恨与君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同耿湋司空曙二拾遗题韦员外东斋花树

绿砌红花树,狂风独未吹。

光中疑有燄,密处似无枝。

鸟动香轻发,人愁影屡移。

今朝数片落,为报汉郎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同耿湋宿陆澧旅舍

当轩云月开,清夜故人杯。

拥褐觉霜下,抱琴闻雁来。

迎风君顾步,临路我迟回。

双鬓共如此,此欢非易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