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绿砌红花树,狂风独未吹。
光中疑有燄,密处似无枝。
鸟动香轻发,人愁影屡移。
今朝数片落,为报汉郎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木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情思。
“绿砌红花树,狂风独未吹。”这一句点出了整首诗的意境,绿色的围墙旁盛开着红色的花朵,而这些平日里容易被狂风摧毁的花木,却在这春日安然无恙。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象,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于自然力之外的宁静与美好。
“光中疑有燄,密处似无枝。”这一句则通过光线的透视和树木的密布,营造出一种神秘感。阳光穿过树梢,在光影交错中仿佛看到了细微的花香,而在这密集的枝叶间,又似乎找不到具体的分支。这两句诗既描写了春日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场景的细腻感受。
“鸟动香轻发,人愁影屡移。”随后,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声音和情感的层面。鸟儿在花间穿梭,它们的活动引起了花香的散发,而这种美好的自然之声,却让人的心中生出了忧愁。这忧愁并非来自外界,而是内心深处的情思波动,通过影子的移动来比喻这种情感的不稳定和多变。
“今朝数片落,为报汉郎知。”最后一句则转向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传达。春天的花瓣纷纷扬扬,在这短暂的时光中,诗人想要将这一幕美丽而易逝的情景告知那位远方的友人。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亲情和友情的一种传递。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花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怀,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物象的情感深度。
不详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当轩云月开,清夜故人杯。
拥褐觉霜下,抱琴闻雁来。
迎风君顾步,临路我迟回。
双鬓共如此,此欢非易陪。
寺凉高树合,卧石绿阴中。
伴鹤惭仙侣,依僧学老翁。
鱼沈荷叶露,鸟散竹林风。
始悟尘居者,应将火宅同。
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
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
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
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
玉洞秦时客,焚香映绿萝。
新传左慈诀,曾与右军鹅。
井臼阴苔遍,方书古字多。
成都今日雨,应与酒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