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行送施山人

平生乐山水,听客谈天台。

盘石摩挲浸海月,瀑布淙射烟霞开。

山腰喷作千岩雨,潭底昼夜轰风雷。

诸峰攒丛护宝刹,地与世隔无纤埃。

仙葩灵鸟四时有,石矼玉洞清风来。

施夫子,欲长往,高谢功名脱尘网。

况有西来老佛师,了悟无生任消长。

若许陶潜载酒过,便驾苍虬逐真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天台行送施山人》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描绘天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诗中以“平生乐山水”开篇,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听客谈天台”,引出对天台山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景观:盘石摩挲着海月,瀑布如烟霞般涌动,山腰间雨雾缭绕,潭底风雷轰鸣,诸峰围绕着宝刹,远离尘嚣。山中四季皆有仙花灵鸟,石桥与玉洞之间清风徐来,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施山人的祝福,希望他能像陶渊明一样,远离尘世,享受自然之美,并在佛法的指引下,领悟生命的真谛,随缘而行。整首诗通过对天台山美景的生动描绘,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踸踔行送裴山人

踸踔踸踔裴山人,破帽麻衣被埃尘。

忽来访我环峰市,醉倒不顾傍人嗔。

壮士不得志,污泥困修鳞。

谁倾沧海救枯泽,矫首奋鬣乘风云。

回头问燕雀,尔辈胡为群。

巢寄柏梁一朝火,孤栖风雨更谁邻。

踸踔踸踔裴山人,行路无穷鼻酸辛。

元通献甫傥不遇,况有特达朱纯臣。

踸踔勿踸踔,岂有壮士长遭迍。

形式: 古风

道林寺送别崔提刑

湘江倾泻明河源,湘山来落如骏奔。

寻幽乘兴莫辞远,白云中有黄金园。

佛师无心法愈密,徒众先后陈卑尊。

甘泉喷洒仙籁爽,此身已觉超笼樊。

高堂却见山外水,古鉴磨开苍藓昏。

长城深锁万家富,老木自作千营屯。

两洲半没鲸鼓鬣,双崖斗起天为门。

沧溟不识几番变,石泐犹有涛淙痕。

茯苓愈大愈堪食,深锄但惜伤松根。

登高览物亦徒尔,秋色况是当离樽。

崔侯才思锐无敌,苍鹰得兔霜翎翻。

嗟余染翰愧复正,累句何足先行轩。

故人柄政坐东府,请君献策安黎元。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游石盆寺呈蒋殿院兼简余光禄

石盆古寺苍崖颠,断碑皴剥无人传。

其文仅识隐岩字,御史饱学能推研。

乃是郑董之别号,洛师易节来刺宣。

风流直欲继谢守,行春车马时联翩。

红粉行行杏花笑,旌幡烁烁雌霓悬。

松声飕飕杂箫鼓,薜围缭绕疑檀烟。

不知身世有轩冕,且将樽酒投林泉。

暂时乐事亦难遇,高文大字精磨镌。

可嗟榛棘一藏晦,清风零落三百年。

洎逢佳士始珍赏,洗涤尘垢邀神仙。

坐思往迹若梦寐,明河千丈倾辞源。

啼鸟至今不避客,上下啾聒两耳边。

山僧搆亭又高绝,群峰叶叶如青莲。

崔嵬宝塔挂落日,沆砀冰壶撑钓船。

余公胡为未尝到,美景若此宁弃捐。

请携吟笔窥造物,更向云中调管弦。

形式: 古风

凌敲台呈同游李察推

腊月欲尽春风来,壮士寻春上高台。

金乌慢飞光徘徊,照散冰霜天地开。

梅花披香柳烟袅,狂杀钱塘苏小小。

玉箫金笛鸣高楼,怅望传书落青鸟。

吾曹强饮三百杯,老去功名安在哉。

欲驾飞鱼入东海,王母为我倾金罍。

莲华变碧蟠桃熟,仙家四时应不速。

醉来拍手乘紫烟,游遍洞天三十六。

高歌杳渺春风里,我怀清澈西江水。

腐儒往往咍吾狂,犹幸扬雄作知已。

脱君身上蜀锦袍,解我腰下并州刀。

更沽美酒共君饮,不负今朝春思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