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觉海弥陀阁

仙潭觉海唐兴善,像设瑰琦古至今。

殿柱倒书雷部火,市桥横渡木观音。

窗前竹影摇金翠,风外莲香散水沉。

况有弥陀新建阁,动人无限往生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仙潭觉海自唐代兴盛以来,佛像璀璨瑰丽,流传至今。
大殿柱子上刻着雷部的符文,象征着火的力量;市桥横跨,供奉着木质的观音菩萨。
窗前竹影婆娑,如同金色翠玉摇曳,莲花香气随风飘散在水面。
更何况新建的弥陀阁,激发人们无尽的往生愿望。

注释

觉海:佛教中的觉悟之海,指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瑰琦:形容事物非常珍贵、美丽。
雷部火:雷部是道教中掌管雷电的神祇,这里可能象征着力量或神秘。
木观音:木质雕刻的观音菩萨像。
水沉:沉香木,一种名贵的木材,此处可能指莲花香气在水中扩散。
弥陀:佛教中的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
往生:佛教术语,指死后转世投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佛教净土,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建筑物的点缀,展现了一个宁静祥和、充满禅意的场所。开篇“仙潭觉海唐兴善”即设定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像设瑰琦古至今"则暗示着一份久远而不朽的艺术与文化遗产。

紧接着,“殿柱倒书雷部火”、“市桥横渡木观音”两句,用倒转的字体和横跨的桥梁,勾勒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氛,同时也映射出佛教中对轮回与解脱的深刻思考。

“窗前竹影摇金翠”、“风外莲香散水沉”两句,则通过竹影和荷香,营造了一种淡雅清新的意境。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荷花则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这些意象都与佛教的修行理念相契合。

最后,“况有弥陀新建阁”一句,直接点出了这是一处供奉阿弥陀佛的净土,而“动人无限往生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信徒们通过这种环境而激发的向往西方极乐世界的宗教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建筑艺术的欣赏,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与救赎的深邃思想。

收录诗词(33)

张景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福应山

南亭不减北邙高,美景因公见一朝。

已看溪山如在画,更传风雅似闻韶。

栽桃定有仙家住,种竹宁无隐者招。

秀气当为多士福,未应都放与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醉眠亭

樽前从客笑,梦里任花飞。

野鸟唤不醒,家童扶未归。

有荣还有辱,无是即无非。

万事藏于酒,先生亦见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永庆览胜亭

衙城直上有烟峦,亭在悬崖绝壁间。

几个白头忘岁月,一生青眼看江山。

秋风落木楼台出,暮雨笼沙鸥鹭閒。

珍重京西绣衣使,作书题榜许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玉泉

长疑数尺玉,乃是一方泉。

粉色和云汲,茶香带石煎。

鉴来诚美矣,闻处合铿然。

白首惠山客,也须吟此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