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顾子敦

清旷亭边雁欲回,南湖分浪入城来。

空山过腊犹藏雪,野岸先春已放梅。

三径未归聊自适,一尊寻胜每同开。

如今试想长松下,玉麈高谈岂易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清旷亭边大雁即将回飞,南湖的波浪分开涌入城内。
寂静的山中过了腊月仍藏着雪,野外的岸边春天刚至梅花已绽放。
还未回归的小径我姑且自得其乐,为了寻找美景常常一起举杯畅饮。
现在想象在长松之下,高谈阔论的雅事,恐怕不容易参与其中。

注释

清旷亭:一个开阔宁静的亭子。
雁欲回:大雁准备返回北方。
南湖:南方的湖泊。
过腊:过了腊月,冬季结束。
犹藏雪:仍有积雪未消。
野岸:野外的河岸。
先春已放梅:梅花提前在春天开放。
三径:隐士住处的小路。
聊自适:姑且自我满足。
一尊:一杯。
寻胜:寻找美景。
玉麈:玉柄麈尾,古代文人常用来指代高雅的交谈。
岂易陪:哪里容易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首句“清旷亭边雁欲回”,通过清旷亭边大雁欲归的细节,暗示季节变换。次句“南湖分浪入城来”,写南湖的湖水流入城市,带来一丝暖意。第三句“空山过腊犹藏雪”,描绘了山中仍有积雪的画面,展现出冬日的余寒。

第四句“野岸先春已放梅”,则是点出早春的气息,梅花绽放,预示着生机。第五句和第六句“三径未归聊自适,一尊寻胜每同开”,诗人表达了与友人一同饮酒赏景的闲适心情,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最后两句“如今试想长松下,玉麈高谈岂易陪?”,诗人想象自己在长松之下与朋友高谈阔论的情景,感叹这样的雅集已经不易参与,流露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寄题饶君茂才葆光庵

适意藜羹与布裘,结庐人境地还幽。

清谈汝水孤猿夜,爽气麻源一叶秋。

应有风骚归健笔,可无尊酒付扁舟。

因君更起家园兴,梦寐思从几杖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康定军使高秘丞自襄阳司农寺勾业寺丞自光化相继迁拜签判程殿丞受代还朝预有惜别之意辄书长句奉呈

千里分符汉上城,为僚方喜得时英。

已无楚泽行吟意,便有南阳坐啸名。

骥力用来精爽紧,鹓行归去羽翰轻。

须知别后狂山简,梦寐清谈鄙吝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晚望

蛮荆人事几推移,旧国兴亡欲问谁?

郑袖风流今已尽,屈原辞赋世空悲。

深山大泽成千古,暮雨朝云又一时。

落日西楼凭槛久,闲愁唯有此心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清风阁

百级危梯屈曲成,栏干朱碧半空横。

天垂远水秋容静,雪压群山霁色明。

海燕力穷飞不到,郊园阴合坐犹清。

风前有客须留醉,莫放归时月满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