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碧.本意

莽苍齐趁东风力。也与百花争,芳菲节。

无近无远,青青难辨,江南更江北。

好片少年场,忙裙屐。谁信谢梦荒荒,郊心恻恻。

我春竟非春,天涯客。

知否前路,何如王孙,又断春消息。

只当乱山看,伤心碧。

形式:

鉴赏

这首《春草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繁华,同时也蕴含着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莽苍齐趁东风力”,以“莽苍”形容春天的广阔与生机,“趁东风力”则生动地展现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竞相生长的情景。接下来的“也与百花争,芳菲节”,将春草与百花并列,表现了春草在春天中同样展现出勃勃生机,与百花共同装点着春天的美丽。

“无近无远,青青难辨,江南更江北”,这句通过对比江南与江北的春草,强调了春草的普遍性和无处不在,无论是在近处还是远处,都能见到它们青翠的身影。这种不分地域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普遍性。

“好片少年场,忙裙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春草比作一片热闹的少年场,而“忙裙屐”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春天里忙碌而快乐的情景,无论是穿着轻便的裙履的年轻人,还是老少皆宜的春游活动,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谁信谢梦荒荒,郊心恻恻”,这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谢梦荒荒,可能是指谢灵运的梦境,荒凉而空虚;郊心恻恻,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郊外自然景色的深深感触,既有对美好春光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我春竟非春,天涯客”,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作为天涯游子的孤独感,春天虽美,但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却只能是一种遥不可及的风景,无法真正体验其中的乐趣。

最后,“知否前路,何如王孙,又断春消息”,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不知道前方的路会如何,是否如同贵族王孙般享受春光,还是会有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又断春消息”也暗示了春光即将消逝,留下的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光和远方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4)

章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丛花.木笔,依淮海体

问渠何事也书空。笺与碧翁翁。

掞天丽藻凭谁赏,好消息、还报东风。

尘濯绛和,香笼璧沼,权领管城封。

朝云花片寄无从。宝帚肖横纵。

初开第一留标格,忍重赋、照殿春红。

回首梦中,而今何似,愁杀老文通。

形式:

买陂塘.题渔洋山人戴笠图,时山人三十九岁。手芝草,倚古木而立,已有髭矣。禹鸿胪绘,多吾乡先生题记

自坡公、雨装图就,先生差肖标格。

华严法界明宗尚,诗律早参禅律。曹霸笔。

要老带庄襟,爱好教人识。苍茫独立。

试问讯何如,龙钟卅九,因甚见颜色。

商山路,真有灵根蟠结。拈来同此馨逸。

黄州当日皆年少,一笑鬑鬑非昔。人代隔。

尚旧事吴中,夸数渔洋迹。呼之欲出。

恍步袜青鞋,高秋万里,去看蜀天碧。

形式:

探春令.絮影,用小山体

眼前疑雪又疑烟。问谁窥真面。对镜人。

知道空花眩。尚偷照,娇身段。捉来偏听痴儿怨。

荡帘波同软。似汉宫、旧事珊珊在,望难把,离魂唤。

形式:

忆旧游.咏丰台芍药

已金池絮起,玉殿花飞,甚处留春。

十里城南路,正狂香媚夕,浩态迎晨。

浪传曼殊家近,争指苎萝村。

是白石当年,红桥访艳,同一销魂。翻新。

到芳世,问凤沼东西,早刬陈根。

惯向田田住,尚东风攀恋,忘却沈沦。

最怜日边残客,婪尾倦携尊。

任晓唤铜街,痴佣去踏京洛尘。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