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风著野方蚕月,高树移阴又麦秋。

形式: 押[尤]韵

翻译

初秋的凉风吹过田野,正是养蚕的时节,高大的树木移动着树荫,标志着麦子成熟的秋季来临。

注释

条风:古代指秋季的凉风。
著野:吹过田野。
方蚕月:养蚕的季节,一般指农历四月。
高树移阴:高大的树木移动下的阴影。
麦秋:指农历七八月间,麦子成熟的季节。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夏末初秋的田园风光图。"条风著野方蚕月"中的“条风”指的是和缓的微风,“著野”则是风吹拂过田野,“方蚕月”形象地将圆满的月亮比喻为蚕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夏末时节,麦子成熟,农忙即将结束,这里透露出一种收获后的轻松和喜悦。

"高树移阴又麦秋"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份田园之美。在夏日长天中,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投下移动的树荫,给大地带来片刻凉爽。"麦秋"二字,则是对整个季节的点睛之笔,它不仅指示了时间,更强调了农事的丰收。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农业社会的丰硕成果。诗人以平实的笔触,将生活中的点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读来心旷神怡。

收录诗词(1)

吴民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蜡梅

若得西湖处士疑,如何颜色到鹅儿。

清香全与江梅似,只欠横斜照水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浮远堂

天险东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为阳。

孤山不动婴潮怒,客艇飞来说路长。

槛外烟云如出没,坐中顷刻变炎凉。

裴回顿觉尘缨绊,一曲沧浪酬月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招提院静照堂

高檐飞远发辉光,向此心源默坐忘。

岂忆布金抛旧地,便随飞锡起新堂。

竹间野鸽听斋鼓,湖上游人系夜航。

却懊未能攀胜境,东南云下欲腾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七娘子.贺人子晬

君家诸子燕山盛。去年两见门弧庆。

银蜡烧花,宝香熏烬。晬盘珠玉还相映。

耳边好语凭君听。此儿不与群儿并。

右执金戈,左持金印。功名当似王文正。

形式: 词牌: 七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