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淮南

湓浦经从后,淮壖欲到时。

江山春自改,风雨日相随。

泥滑禽犹诉,崖悬马欲疑。

解鞍聊间息,造物本无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曾途径湓浦,即将到达淮河两岸。
春天的江山景色自然变换,风雨无常,日日相随。
道路湿滑,鸟儿还在鸣叫抱怨,山崖陡峭,马儿似乎也心生疑惑。
我解下马鞍暂作休息,感叹大自然的公正无私。

注释

湓浦:长江边上的湓浦口。
淮壖:淮河两岸地区。
春自改:春天景色自行改变。
风雨日相随:风雨天气每日相伴。
泥滑:路面湿滑。
禽犹诉:鸟儿还在鸣叫。
崖悬:悬崖峭壁。
马欲疑:马儿感到惊疑。
解鞍:解下马鞍。
聊间息:暂时休息。
造物:大自然。
无私:公正不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再至淮南》,描绘了诗人再次途径湓浦和淮壖地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湓浦经从后"表达了诗人对前次行程的记忆,而"淮壖欲到时"则预示着新的旅程即将开始。接下来的两句"江山春自改,风雨日相随",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时光流转与天气多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旅途的艰辛。

"泥滑禽犹诉,崖悬马欲疑"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沿途环境的险峻,鸟兽的鸣叫和马匹的犹豫,都烘托出诗人行进的艰难。最后两句"解鞍聊间息,造物本无私",诗人停下休息,感叹大自然的无情却又公正,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造化无常的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旅途为线索,通过描绘景物和感受,寓言人生,展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世事无常的哲思。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同儿辈食雪和兖子韵

天然高洁淡为真,似蜜增甜亦可人。

不分瑶花惊俗眼,更招琼液到吾唇。

取来酒后团栾夜,压尽人间瘴疠春。

遥想嚼毡清到骨,古来持节要忠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同官约赋红梅成五十六字

淡中著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

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

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

只恐东君招不得,好修犹在竹篱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知枢密程公挽章二首(其二)

忆昔都城会,论交戊午班。

故书虽绝迹,晚景自贪閒。

契阔形骸外,参差出处间。

重来风作恶,黯淡宝莲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同知枢密程公挽章二首(其一)

用尽文章力,多驰剸拨声。

一朝归禁近,再岁即钧衡。

遇合功名迫,哀荣日月倾。

盐梅空有志,缩手未调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