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知枢密程公挽章二首(其一)

用尽文章力,多驰剸拨声。

一朝归禁近,再岁即钧衡。

遇合功名迫,哀荣日月倾。

盐梅空有志,缩手未调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竭尽文才之力,频繁展现激昂的琴音。
一旦接近宫廷核心,数年之间地位显赫。
因机遇和功名所驱,荣辱如同日月更迭。
虽有如盐梅般的志向,却只能袖手旁观,无法施展治国之策。

注释

文章力:文才之力。
剸拨声:激昂的琴音(比喻才华的展现)。
禁近:宫廷核心。
钧衡:地位显赫。
遇合:机遇和功名。
哀荣:荣辱。
盐梅:比喻贤臣,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缩手:袖手旁观。
调羹:调和国家政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为程公所作的挽章之一,表达了对故友在政治生涯中起伏与抱负未能施展的感慨。首句“用尽文章力”赞扬了程公深厚的文采和才华,他倾尽心力于文学创作;“多驰剸拨声”则暗示他在政坛上也有着卓越的才能和影响力。

“一朝归禁近”描述程公地位的提升,进入了核心决策层;“再岁即钧衡”进一步强调他的权柄之重,即将成为国家的重要决策者。然而,“遇合功名迫”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尽管他功成名就,但似乎并非出于个人选择,而是际遇所致。

“哀荣日月倾”表达了对程公荣华富贵的短暂感叹,如同日月易逝,人生无常;“盐梅空有志”以盐梅比喻贤才,意指程公虽有高尚的志向,但在实际政务中可能未能完全施展,犹如盐梅未能调和天下之羹。

最后两句“缩手未调羹”寓含遗憾,意味着程公虽然有调和国家事务的能力,却未能在生前真正实现这一理想。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赞美了程公的才情,又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仕途波折的感慨。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其一)

徐步移斑杖,登临意惘然。

云霄遗暑湿,楼閤倚山巅。

薄劣惭真隐,虚空不离禅。

我生无倚著,自有一山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其二)

开辟当天险,分明在眼前。

野桥齐度马,森木乱鸣蝉。

稠叠多幽事,凄凉忆去年。

何时一樽酒,恣意向江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后溪先生刘阁学挽章三首(其三)

忆奉巴西燕,工歌到鹿鸣。

西清多学士,南省旧门生。

属耳灵光在,惊心砥柱倾。

湖庄空望眼,读记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后溪先生刘阁学挽章三首(其二)

任重行吾道,忧心属钜公。

三朝千载遇,一代数人中。

笔健心犹壮,名高晚更穹。

差肩谁许似,八秩有初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