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其三)

再来生白发,重见邓州春。

依旧城西路,桃花不记人。

卜居得穷巷,日色满窗新。

微吟惊市卒,独鹤语城闉。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期待着来世再长出白发,再次见到邓州的春天。
依旧是那条城西路,桃花盛开却已忘记旧人。
我选择居住在偏僻小巷,每天都有新的阳光洒满窗户。
轻轻吟唱惊动了市井之人,孤独的鹤在城门边低语。

注释

再来生:期待未来的轮回。
白发:指年老的象征。
邓州:地名,位于中国河南省。
春:春天。
依旧:仍然。
城西路:城市西部的一条道路。
桃花:春天开放的花朵,象征美好。
不记人:忘记了过去的人或事。
卜居:选择居住。
穷巷:贫穷或偏僻的小巷。
日色:阳光。
满窗新:充满新意的阳光。
微吟:轻声吟唱。
惊市卒:惊扰了市井中的普通人。
独鹤:孤独的鹤。
城闉:城门内,代指城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与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其三)》。诗人通过描绘再次回到邓州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受。"再来生白发,重见邓州春",诗人感慨岁月如梭,即使再次归来,自己已添白发,春天依旧,但人事已非。"依旧城西路,桃花不记人",暗示了物是人非的寂寥,连路边的桃花也不再记得曾经的人。

诗人选择在"穷巷"居住,享受着"日色满窗新"的宁静,然而"微吟惊市卒",他的低吟浅唱无意中惊动了街市上的行人,显示出他的孤独与专注。最后以"独鹤语城闉"作结,以孤鹤的形象象征诗人内心的孤高与超然,寓言他在喧嚣尘世中的独特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侯处士女挽词

畴昔翁才比太师,固应生女作门楣。

人间似梦风旌出,佛子何之宰树悲。

五百裞金空穗帐,三千车乘忽荒陂。

它年不共江流去,突兀张林妇德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客里

客里东风起,逢人只四愁。

悠悠杂唯唯,莫莫更休休。

窗影鸟双度,水声船逆流。

一官成一集,尽付古河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将次叶城道中

荒野少人去,竹舆伊轧声。

晴云秋更白,野水暮还明。

寂寞信吾道,淹留谙世情。

王乔有馀舄,借我一东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度岭一首

年律将穷天地温,两州风气此横分。

已吟子美湖南句,更拟东坡岭外文。

隔水丛梅疑是雪,近人孤嶂欲生云。

不愁去路三千里,少住林间看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