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世传水月观音词,徐师川恶其鄙俗,戏作一首似之(其一)

冰雪肌肤,靓妆喜作梅花面。寄情高远。

不与凡尘染。玉立峰前,闲把经珠转。秋风便。

雾收云卷。水月光中见。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翻译

她肤如冰雪,喜欢化作梅花妆容,寄托着高洁的情怀。
不沾染世俗尘埃,独自站立山峰之前,悠闲地转动佛珠。
随着秋风起,雾气散去,云彩翻卷,水中月影清晰可见。

注释

冰雪:形容皮肤白皙如冰雪。
靓妆:美丽的妆容。
梅花面:以梅花为妆饰,象征高洁。
寄情:寄托情感。
高远:高尚而深远的心境。
凡尘:世俗尘埃。
玉立:亭亭玉立。
经珠:佛教中的念珠。
秋风便:秋风吹来时。
雾收:雾气消散。
云卷:云彩翻滚。
水月光:水中月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向子諲的作品,名为《点绛唇》。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颇有禅宗出尘离俗之意。

“冰雪肌肤,靓妆喜作梅花面。”此句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她的肌肤如同冰雪般洁白,容貌精致,如同梅花一般。这里不仅是对美貌的描述,更蕴含了超凡脱俗的意境。

“寄情高远。不与凡尘染。”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不愿与世间的俗事相牵连,追求一种高洁和纯净的心灵状态。

“玉立峰前,闲把经珠转。”这里写的是一个仙境般的场景,主人公在玉立的山峰之下,从容不迫地拨动着佛珠。这一幕既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禅定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心境。

“秋风便。雾收云卷。”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秋日的景象,秋风轻拂,天气清朗,一切皆显得干净而宁静。

最后,“水月光中见。”这一句则是对禅宗“水月镜中花”理念的一种写实。在这里,诗人通过水中的倒影来观察月亮,这既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超凡脱俗、心灵澄明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以及对高远情怀和清净生活状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逸脱俗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78)

向子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字:伯恭
  • 号:芗林居士
  •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 生卒年:yīn)(1085-1152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其十六)再赋示王景源使君

璧月光辉,万山不隔蟾宫树。金风玉露。

水国秋无数。老子情钟,欲向香中住。君王许。

龙鸾飞舞。送到归休处。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相见欢(其三)

腰肢一缕纤长。是垂杨。泥泥风中衣袖、冷沈香。

花如颊。眉如叶。语如簧。微笑微颦相恼、过回廊。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相见欢(其二)

桃源深闭春风。信难通。流水落花馀恨、几时穷。

水无定。花有尽。会相逢。可是人生长在、别离中。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相见欢(其一)

亭亭秋水芙蓉。翠围中。又是一年风露、笑相逢。

天机畔。云锦乱。思无穷。路隔银河犹解、嫁西风。

形式: 词牌: 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