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独寻春色上高台,草棘萧萧野岸隈。

今日多情惟我到,无人解惜为谁开。

平章风月诗千首,收拾云烟酒一杯。

雪艳冰肌差澹泊,海天何处雁飞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登高赏春的情景,充满了孤独与深沉的情感。首句“独寻春色上高台”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行动——独自寻找春天的色彩,登上高高的台子。这既表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也暗示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只有在孤独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草棘萧萧野岸隈”一句,通过描写野岸边草木的稀疏和萧瑟,营造出一种荒凉而静谧的氛围,与春天的勃勃生机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

“今日多情惟我到,无人解惜为谁开。”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独享之情。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只有他一人前来欣赏,没有人在意这些景色的美丽,也没有人能理解他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平章风月诗千首,收拾云烟酒一杯。”这里诗人以创作诗歌的方式,与自然界的风月、云烟进行对话,用酒来寄托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释放。

“雪艳冰肌差澹泊,海天何处雁飞来。”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想象着雪白的景色与冰清玉洁的肌肤相映成趣,海天一色的辽阔景象中,大雁从何方飞来。这种对远方的遐想,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体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深远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孤独而深情的诗人的形象,以及他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67)

邝露(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朱光夜入越

访雪初从剡曲还,送君花发向庾关。

回鸾旧逼秦斯篆,翔鹤仍归谢傅山。

九辩逢秋悲放屈,五君怀古壮离颜。

会稽孤月悬相待,庑下风流说此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张穆之

西风落日悬高牙,张郎诗草名剑华。

古来神物不易得,令我三复长咨嗟。

嗟君隽手尚沉挚,文心粉绘俱游戏。

畴昔穰苴蕴豹韬,不过孙阳写龙骥。

君不见淮阴乞食寄漂母,伍员吹箫向吴市。

古来英雄失路多如此,所以任公罢钓归沧州,灵药吾将从不死。

形式: 古风

古意

九月九日游东山,老僧不与深闭关。

古松无事相与闻,只有鸣琴流水间。

青山自高云满屋,春风似病景不足。

道人游山亦何意,青松到门问所至。

白云了了天地间,此中山景曾飞来。

我闻薇垣独空秀,故山明月此时后。

万转不动苍山高,云峰烟欲到清昼。

故人西望黄鹤楼,使我□之独眉绉。

君不见古人已没空青苔,我乎我乎今再来。

形式: 古风

风幡堂答天和尚□□□禅人

水尽月还□,空摇幡不飞。

自怜心转□,欲辨已忘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