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五子篇(其五)胡先辈应麟

胡郎天挺豪,弱龄富篇咏。

突窥济南室,摆脱信阳境。

高岭秀繁条,何所不辉映。

顺风扬妙音,畴能不倾听。

沈思穷正变,广心饶比兴。

牛耳终自归,蛾眉竟谁并。

已睹千刃翔,徒劳众口竞。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末五子篇(其五)》。诗中以“胡郎”为对象,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其文学造诣深厚,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文采。

诗的前四句“胡郎天挺豪,弱龄富篇咏。突窥济南室,摆脱信阳境。”描述了胡郎的出众才华和年轻时的文学成就,他仿佛天生就拥有超越常人的文学天赋,年幼时便已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这四句通过对比济南与信阳两个地方,暗示胡郎的才华不仅限于一隅,而是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和胸襟。

接下来的四句“高岭秀繁条,何所不辉映。顺风扬妙音,畴能不倾听。”进一步赞美胡郎的文学才华如同高耸的山岭上繁茂的枝条,无论何处都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妙笔生花,如同顺风传来的美妙乐音,让人无法不为之倾倒。

后四句“沈思穷正变,广心饶比兴。牛耳终自归,蛾眉竟谁并。”则表达了对胡郎深邃思考和丰富想象力的赞赏。他能够深入思考,穷究事物的本质变化,同时在作品中融入丰富的比喻和想象,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最后两句“牛耳终自归,蛾眉竟谁并。”则以比喻的手法,暗示胡郎的才华最终会得到认可,而他的作品将如同牛耳一般独特,无人能与其相匹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胡郎才华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文学艺术的崇高追求和对卓越人才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四十咏(其一)皇甫佥事汸

安定饶世业,八龙得其半。

叔氏独挺出,兴辞恣璀璨。

齐梁大篇错,钱刘小言冠。

时嗟安仁拙,终籍长卿玩。

岿然鲁灵光,拉逻非所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四十咏(其二)莫方伯如忠

俯仰子墨林,所睹无长者。

莫公岂不文,宛若田父社。

有抱不自璧,虽完讵为瓦。

饥来玩清泌,衡门亦潇洒。

时藻汰欲空,居然余大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四十咏(其三)许长史邦才

殿卿若春风,所拂无不柔。

酒德日颓然,禅语聊厌酬。

耕我欢阴田,爱此鹊湖幽。

楚璞不自贵,良工琢为璆。

取友何必多,一李成千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四十咏(其四)周山人天球

硕果寒不食,词林见前辈。

典刑足御俗,文彩亦被世。

一工临池业,碑板光四裔。

义取无虚月,笔耕尽良岁。

却顾迂叟谋,寂寞身后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