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其二)

鸾凰本是和鸣友。奈无计、长相守。

云雨匆匆分袂后。

彩舟东去,橹声呕轧,目断长堤柳。

涓涓清泪轻绡透。残粉馀香尚依旧。

独上南楼空回首。

夜来明月,怎知今夜,少个人携手。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翻译

鸾凰原是和谐的伴侣,但无法长久相随。
匆忙的云雨分别后。
彩色的船只向东离去,摇橹声嘈杂,目光在长堤的柳树中消失。
清泪如泉,轻轻穿透薄纱,残留的脂粉香气依然如故。
独自登上南楼,只能空自回头。
夜晚明亮的月亮,哪会知道今夜少了谁陪伴同行。

注释

鸾凰:比喻美好的情侣或夫妻。
和鸣:和谐的鸣叫,比喻和睦相处。
奈:无奈,表示无法改变的情况。
长相守:长久地相伴。
云雨:借指男女欢爱,也可指自然风雨。
分袂:分手,离别。
彩舟:装饰华丽的船。
呕轧:形容摇橹声粗重。
轻绡透:形容泪水透过轻薄的丝巾。
南楼:南方的高楼,常用来寄托思念之情。
回首:回头看,表示怀念。
明月:象征团圆和思乡之情。
少个人:缺少了某人。

鉴赏

这首宋词《青玉案·其二》是蔡伸所作,以鸾凰失偶的意象开篇,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无奈。"鸾凰本是和鸣友",以鸾凰比喻相爱的伴侣,暗示他们原本应相守一生,但现实却无法如愿。"云雨匆匆分袂后",描绘了分离的匆忙与不舍,"彩舟东去,橹声呕轧,目断长堤柳"则通过景物渲染离别的凄凉,长堤上的柳树似乎也在为他们的别离而伤感。

接下来,词人转向内心世界的描绘:"涓涓清泪轻绡透",泪水透过轻薄的衣裳,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痛苦。"残粉馀香尚依旧",虽然物是人非,但残留的香气仍让人回味往昔的美好。"独上南楼空回首",词人独自登上高楼,徒然回首,寻找昔日的踪影。

最后三句"夜来明月,怎知今夜,少个人携手",以明月夜的寂静反衬出词人的孤独,明月虽美,却无人共享此刻的宁静,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蔡伸在爱情失落后的哀婉与怀念。

收录诗词(172)

蔡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 号:友古居士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088—1156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其一)和贺方回韵

参差弱柳长堤路。柳外征帆去。皓齿明眸娇态度。

回头一梦,断肠千里,不到相逢地。

来时约略春将暮。幽恨空馀锦中句。

小院重门深几许。

桃花依旧,出墙临水,乱落如红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其三)

帘幕深深清昼永,玉人不耐春寒。

镂牙棋子缕金圆。象盘雅戏,相对小窗前。

隔打直行尖曲路,教人费尽机关。

局中胜负定谁偏。饶伊使幸,毕竟我赢先。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

昨夜中秋今夕望,十分桂影团圆。

玉人相对绿尊前。素娥有恨,应是妒蝉娟。

人静小庭风露冷,歌声特地清圆。

醉红醺脸髻鬟偏。翠裙轻皱,端的为留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五)

琪树鸾栖花露重,依稀兰洞风光。

玉人相对自生凉。翠鬟琼佩,绰约蕊珠妆。

宝瑟声沈清梦觉,夜阑明月幽窗。

可堪襟袂惹馀香。断云残雨,何处认高唐。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