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意

独夜愁如此,殊乡老柰何。

故人经乱少,归梦入秋多。

衣敝邻砧动,书沈海雁过。

灯前空拂剑,酒薄不成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独自在夜里感到如此忧愁,身处异乡又能如何呢。
老朋友因战乱而联系减少,回家的梦境在秋天频繁出现。
衣服破旧,邻居的砧声触动心弦,书信沉没,只有海雁飞过传递消息。
灯下徒然擦拭宝剑,但酒味淡薄,无法唱出激昂的歌曲。

注释

独夜:夜晚独自一人。
愁:忧虑,忧愁。
殊乡:异乡,他乡。
故人:老朋友。
经乱:经历战乱。
归梦:回家的梦。
秋多:秋天多发。
衣敝:衣服破旧。
邻砧:邻居的砧声(古人捣衣声)。
书沈:书信沉没。
海雁:海上的大雁,古代常用来传递书信。
灯前:灯下。
空拂剑:徒然擦拭剑。
酒薄:酒味淡薄。
不成歌:无法唱出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客意》,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独处的夜晚所感到的深深忧虑和思乡之情。首句“独夜愁如此”,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寂静深夜里的孤独与愁绪。接着,“殊乡老柰何”进一步强调身处异地的无奈和年华老去的感慨。

“故人经乱少,归梦入秋多”两句,通过写故乡亲朋在战乱中分散,自己只能在梦中频繁回到故乡,反映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衣衫破旧,邻居的砧声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书信沉没,只有海雁偶尔带来远方的消息。

最后两句“灯前空拂剑,酒薄不成歌”,诗人独自在昏黄的灯光下擦拭宝剑,试图借酒浇愁,然而酒力微薄,无法驱散心中的哀愁,也无法唱出激昂的歌曲,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孤寂和落寞。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游子在外的孤苦无依,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拜岳王墓

寥落一抔在,英雄万古冤。

孤忠悬白日,遗恨寄中原。

树老残霞澹,尘深断碣昏。

东南天半壁,往事泣寒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春暮

乾坤万事上眉端,寂历东风独倚栏。

白发馀春能几醉,绿阴细雨不多寒。

香飘苔径花谁惜,影落沙泉鹤自看。

碧眼野僧知我意,素琴携就竹西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枯树

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

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

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

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独夜

客鬓双蓬老拾遗,一灯明灭酒醒时。

百年回首忽成梦,万窍有声皆是诗。

残夜月枝乌未稳,故乡水草雁多饥。

裌衣初试新霜冷,欲折黄花寄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