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惠思归钱塘

城邑喧喧非所依,忽生秋思满岩扉。

晨跌未雨千花落,晚渡临风一锡飞。

定有鱼龙窥供钵,应无尘土上禅衣。

宝文圣偈谁为解,只恐林泉亦暂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城市的喧嚣并非我所寻求的归宿,突然间秋天的思绪充满了我的心扉。
清晨还未下雨,千树繁花已凋零;傍晚乘风过河,僧人的锡杖仿佛要飞去。
定有鱼龙在窥视着我的饭碗,禅衣上不应沾染丝毫尘土。
珍贵的经文和圣人的教诲谁能理解?只怕连山林泉石也会暂时离去。

注释

城邑:城市。
非所依:不是我想要的归宿。
秋思:秋天的思绪。
岩扉:心扉。
晨跌:清晨的落花。
未雨:还未下雨。
千花落:千树花落。
晚渡:傍晚过河。
一锡飞:僧人的锡杖仿佛飞起。
鱼龙:比喻鱼儿和龙,可能指寺庙中的生物或僧人。
窥供钵:窥视僧人的饭碗。
禅衣:僧人的僧袍。
宝文圣偈:珍贵的经文和圣人的教诲。
谁为解:谁能理解。
林泉亦暂归:山林泉石也会暂时离去。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圭所作,名为《送僧惠思归钱塘》。通过对诗文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送别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城邑喧喩非所依”,诗人开篇就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氛围,显示出一种对尘世纷扰的疏离感。这里的“非所依”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

接着,“忽生秋思满岩扉”,秋天的到来总是让人感到萧瑟和孤寂,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或内心世界的向往。岩扉成为秋思的寄托,显示出一种渴望超脱的意境。

“晨跌未雨千花落”,在这句中,“晨跌”可能指的是清晨时分,或许是指早晨的露水,这里的“未雨”说明天气还没有完全转变,但已经有了秋天的萧瑟感。诗人通过“千花落”的意象,描绘出一种自然界中的凄凉景象。

“晚渡临风一锡飞”,这里的“晚渡”指的是傍晚时分的渡河,这个场景充满了孤独和苍茫。诗人通过“一锡飞”的动作,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

“定有鱼龙窥供钵”,这句话里,“定有”表达了一种肯定和预期,而“鱼龙窥供钵”则是在形象地描绘僧人在深山中修行的情景,传递出一种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应无尘土上禅衣”,这里诗人的“应无”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希望,而“尘土上禅衣”则是在强调僧人远离尘世污染,保持心灵的清净和洁净。

最后,“宝文圣偈谁为解”,这句中的“宝文圣偈”可能指的是佛经或是高深的道理,而“谁为解”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这些深奥知识的渴望和探寻。

全诗以送别为题材,通过对秋思的描写和对僧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以及超脱尘世的愿望。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佛学、道家思想的崇尚,以及他们对于个人修养和心灵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钱公起

家学三馀足,词场一眼空。

摘髭连荐鹗,点额不成龙。

酒上新坟土,香销旧桂丛。

绝怜扬执戟,临老悔雕虫。

形式: 五言律诗

荷叶

柄密藏溪路,香清荡客襟。

碧筒聊助饮,紫橐自供吟。

鱼戏凉波动,龟巢夕雾深。

横塘双桨急,菱唱有馀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资善堂御筵送太子少保致仕李柬之归西京

紫阁飞章谢宠名,离筵特地敞宫楹。

杯深御酒先成醉,衣拂京尘顿觉清。

少室旧游窥玉霤,甘盘馀训薄金籯。

谁言疏傅东归盛,不得君王一饯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资善堂御筵送尚书刑部侍郎致仕李受归庐山

都门车马动行尘,诏集华堂宠退臣。

延阁带经为旧老,商山携杖作归人。

燕回天上还侵晚,梦入江南已见春。

曾抱遗弓泣陵土,此生无复犯龙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