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瑞香》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瑞香这一植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香气。
诗中首先提到“传闻灵种出禅关”,暗示瑞香源自神秘的佛教圣地,带有超凡脱俗之感。接着,“睡起奇芬发草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瑞香在清晨醒来时散发出奇异的香气,仿佛从草丛中悄然绽放,引人入胜。
“何处龙涎增酷烈,却教蜂阵日㢠环”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以龙涎的浓烈香气衬托出瑞香的独特韵味,另一方面通过描述蜜蜂围绕花丛忙碌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瑞香的吸引力与生命力。
“荀君坐久香长惹,苏小心多结等间”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瑞香的香气与人的感受联系起来,荀君因长时间沉浸在香气中而被吸引,苏小心则可能因为瑞香的香气而产生某种情感共鸣或联想。
最后,“莫爱繁英偏馥郁,百花消瘦损朱颜”表达了诗人对瑞香的深刻理解,提醒人们不应仅仅因为花朵的繁茂和香气的浓郁而喜爱,更应欣赏其内在的品质与持久的魅力,避免陷入对表面繁华的盲目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瑞香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