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雪夜

空阶连夜风兼雪。罗纬低掩灯明灭。

欲凭魂梦访天涯,茫茫一片伤心白。

正自愁人眠不得。芭蕉偏向风前折。

明朝些事颇相宜,泥深或少催逋客。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玉楼春·雪夜》由清代诗人张令仪所作,描绘了一幅冬夜雪景中的凄美画面,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首句“空阶连夜风兼雪”,开篇即以“空阶”点出环境的孤寂与静谧,“连夜风兼雪”则渲染了夜晚风雪交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寒冷而肃穆的氛围。接下来“罗纬低掩灯明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室内灯火摇曳的情景,与室外的风雪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烘托出室内的温馨与室外的冷酷。

“欲凭魂梦访天涯,茫茫一片伤心白。”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渴望借助梦境寻觅远方的心愿,但面对茫茫白雪,却只能感受到无尽的悲伤与无奈。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寄托于雪景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正自愁人眠不得,芭蕉偏向风前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愁绪。在难以入眠的夜晚,窗外的芭蕉在风中折断,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脆弱与无助。芭蕉的折断仿佛是命运的象征,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变故或离别。

最后,“明朝些事颇相宜,泥深或少催逋客。”这两句转而展望未来,似乎在暗示第二天会有某些事情发生,可能与主人公的处境有关。这里的“逋客”可能指的是滞留的人或事物,暗示着主人公可能需要面对离别或是某种改变。同时,通过“泥深”这一形象,既描绘了雪后道路的泥泞,也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情绪。

整体而言,《玉楼春·雪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08)

张令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元夕

梅萼微舒,兰芽初破。绿窗幽静人闲坐。

依依素月冷相窥,一帘花影和愁锁。

九陌游人,千门灯火。如何著得寒酸我。

不如一枕小游仙,瞢腾且掩香衾卧。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临江仙.春晚

一枕荼蘼香梦破,绿窗欲起寒微。

晓风犹怯试单衣。留愁消日永,和病送春归。

又是匆匆花事了,何时满领芳菲。

天公用意似全非。偏从花减色,惯与草添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念奴娇.中秋夜,五亩园步月,有怀两大人

酒阑闲步,向池头、惊起栖鸦阵阵。

烟净波光澄似练,冰镜双悬蟾影。

疏树停云,老鱼掷浪,望处轩窗窈冥。

玉宇琼楼,应不数神仙境。

好我骚首悲怀,无边夜色,独许游人领。

白发天涯乡思剧,梦绕雕梁藻井。

睡鹤鸣霜,寒虫泣露,闲煞秋宵永。

何时箫管,一棹中流小艇。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望江南.元夕.三首(其一)

看灯节,忆煞去年中。

仲虎蹒跚行未稳,季龙娇小语初工。也解戏鱼龙。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