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寄蕲州簟

蕲簟未经春,君先拭翠筠。

知为热时物,预与瘴中人。

碾玉连心润,编牙小片珍。

霜凝青汗简,冰透碧游鳞。

水魄轻涵黛,琉璃薄带尘。

梦成伤冷滑,惊卧老龙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竹席未经过春天,您已先擦拭好翠绿的竹席。
知道这是夏日所需之物,预先送给身处湿热之地的人。
像玉一般温润心连心,细小的竹片编织得如此珍贵。
霜冻似凝结了竹席的青色汗水,冰凉透过了仿佛游动的绿色鳞片。
水分轻轻蕴含着深绿色,如同琉璃微带灰尘。
梦中因它冷滑而受伤,惊醒时仿佛躺在老龙的背上。

注释

蕲簟:蕲春之地所产的竹席,以质优著称。
春:春季,这里指尚未到使用竹席的季节。
拭:擦拭,清理。
翠筠:翠绿的竹子。
热时物:夏日所需的物品,指竹席。
瘴中人:生活在湿热或瘴气地区的人。
碾玉:形容竹席光滑如玉。
连心润:温润相连,形容竹席给人的舒适感。
编牙:编织紧密,像牙齿一样排列。
小片珍:每一片虽小却很珍贵。
霜凝:比喻竹席的凉爽如同霜冻。
青汗简:竹席表面的光泽如同青色的汗水凝聚。
冰透:形容极度的清凉透明。
碧游鳞:形容竹席的绿色条纹像游动的鱼鳞。
水魄:水的精华,这里形容竹席的湿润感。
轻涵黛:轻轻包含着深绿色,如同女子眉黛。
琉璃:透明的宝石,比喻竹席的晶莹。
薄带尘:细微的尘埃覆盖,增添了一丝朦胧美。
梦成伤冷滑:梦中因竹席的冷滑而不适。
惊卧老龙身:从梦中惊醒,感觉好像躺在巨大的龙身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夏日避暑的景象,诗人通过对物品的精细描写,展现了对酷热天气中人们所寻求的清凉与舒适生活的向往。蕲簟作为夏季用具尚未经历过春天,这里化用其未被使用来反衬炎热已至。

"君先拭翠筠"表明主人早已准备好避暑之物,翠筠即竹制的簟。"知为热时物,预与瘴中人"则是说主人深知酷暑将至,便提前为那些居住在炎热环境中的人们准备了清凉。

接下来的几句,更具体地描绘了这些避暑之物的特性。"碾玉连心润"形容其光滑细腻,"编牙小片珍"则是说筛子由多个小片组成,每一片都价值不菲。

"霜凝青汗简"和"冰透碧游鳞"分别从冷却的效果和外观上描绘了这些避暑物品。"水魄轻涵黛"和"琉璃薄带尘"则是说这些物品在使用中既能保持清凉,又不易沾染灰尘。

最后,"梦成伤冷滑,惊卧老龙身"一句,则是在形容避暑过程中的一个瞬间,主人可能因为躺在簟上感到的过于舒适而不知不觉进入了梦境,而梦醒时却感觉到了一丝凉意,这种感觉就像是在老龙的身上一般奇特而难以忘怀。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避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幅既有温度又带有一定幻想色彩的画面。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酬乐天雪中见寄

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撼落不教封柳眼,埽来偏尽附梅株。

敲扶密竹枝犹亚,煦暖寒禽气渐苏。

坐觉湖声迷远浪,回惊云路在长途。

钱塘湖上蘋先合,梳洗楼前粉暗铺。

石立玉童披鹤氅,台施瑶席换龙须。

满空飞舞应为瑞,寡和高歌只自娱。

莫遣拥帘伤思妇,且将盈尺慰农夫。

称觞彼此情何异,对景东西事有殊。

镜水绕山山尽白,琉璃云母世间无。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酬卢秘书

偶有冲天气,都无处世才。

未容荣路稳,先蹋祸机开。

分久沉荆掾,惭经厕柏台。

理推愁易惑,乡思病难裁。

夜伴吴牛喘,春惊朔雁回。

北人肠断送,西日眼穿颓。

唯望魂归去,那知诏下来。

涸鱼千丈水,僵燕一声雷。

幽匣提清镜,衰颜拂故埃。

梦云期紫阁,厌雨别黄梅。

亲戚迎时到,班行见处陪。

文工犹畏忌,朝士绝嫌猜。

新识蓬山杰,深交翰苑材。

连投珠作贯,独和玉成堆。

剧敌徒相轧,羸师亦自媒。

磨砻刮骨刃,翻掷委心灰。

恐被神明哭,忧为造化灾。

私调破叶箭,定饮搴旗杯。

金宝潜砂砾,芝兰似草莱。

凭君毫发鉴,莫遣翳莓苔。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酬许五康佐

奋迅君何晚,羁离我讵俦。

鹤笼闲警露,鹰缚闷牵韝。

蓬阁深沈省,荆门远慢州。

课书同吏职,旅宦各乡愁。

白日伤心过,沧江满眼流。

嘶风悲代马,喘月伴吴牛。

枯涸方穷辙,生涯不系舟。

猿啼三峡雨,蝉报两京秋。

珠玉惭新赠,芝兰忝旧游。

他年问狂客,须向老农求。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

顿愈头风疾,因吟口号诗。

文章纷似绣,珠玉布如棋。

健羡觥飞酒,苍黄日映篱。

命童寒色倦,抚稚晚啼饥。

潦倒惭相识,平生颇自奇。

明公将有问,林下是灵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