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顿起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

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

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

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

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澳。

形式: 古风

注释

尝:曾。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饯别之宴,酒意正浓,但夜已深,蜡烛将尽,只好重新点燃一支。
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挽留您的心意没穷尽,归去赴任,不免太仓促。
驾,车。
岱宗:泰山。
前躅:先前的游踪。
佳人:当指顿起妻。
凄断阳关曲:像《阳关曲》写的那样凄冷地告别。
“阳关曲”指“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句意。
扶桑浴:太阳出浴于扶桑。
此指在泰山极顶看日出。
彭城:今徐州市。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你的老朋友我在彭城,就如一粒飘荡的尘土那样渺小。
其,指彭城。
豗蹴,豗,撞击;蹴,踢踏。
黄楼诗:顿起有诗记黄楼本末(原诗注)。
黄楼,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淇澳:借代《诗经》。
《诗经·卫风》有《淇奥》一诗。
澳通奥。

鉴赏

这首词作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送顿起》。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浓郁的诗意。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开篇便以客途难遇、聚少离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不舍。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在朋友即将离开之际,作诗人紧紧握住对方衣袖,不忍分别,并且还轻摘了一朵残留的菊花,这里蕴含着对时光易逝和友情脆弱的感慨。

"佳人亦何念,悽断《阳关曲》。"

这里的“佳人”指的是朋友,而非女子。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朋友深深的思念,以及听着那离别之歌《阳关曲》而心情更为凄凉。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

酒宴临近结束时分,诗人与友人共同举杯,甚至连蜡烛都想与朋友一起享受,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这段聚会的珍视和留恋。

"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

诗人虽然多次挽留,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友人的离开。这两句写出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

诗人目送朋友渐行渐远,而自己则继续踏上旅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聚会的回味。

"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

这里描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仿佛诗人在夜晚望见了遥远的星辰,与朋友共享那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诗人回首时,看到了彭城,而心中却是大海茫茫,感慨万千。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渺小与广阔。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诗人怀念旧友,如同尘土间的往事,都是无法触碰和抓住的。

"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寄托,希望通过诗歌来留存这份情感,就如同千百年来人们传颂的经典之作。

总体而言,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将离别之痛、友情之重以及生命流逝之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文学才华与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孙勉

昔年罢东武,曾过北海县。

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面。

桑麻冠东方,一熟天下贱。

是时累饥馑,尝苦盗贼变。

每怜追胥官,野宿风裂面。

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

胡为事奔走,投笔腰羽箭。

更被髯将军,豪篇来督战。

亲程三郡士,玉石不能衒。

欲知君得人,失者亦称善。

君才无不可,要使经百鍊。

吾诗堪咀嚼,聊送别酒咽。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张安道见示近诗

人物一衰谢,微言难重寻。

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

清谈未足多,感时意殊深。

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风琴。

荒林蜩蚻乱,废沼蛙蝈淫。

遂欲掩两耳,临文但噫瘖。

萧然王郎子,来自缑山阴。

云见浮丘伯,吹箫明月岑。

遗声落淮泗,蛟鼍为悲吟。

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

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

躞蹀身轻山上走,欢呼船重醉中归。

舞腰似雪金钗落,谈辩如云玉麈挥。

忆在钱塘正如此,回头四十二年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