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之京

霜高木落河始冰,台郎别我之燕京。

朔风迎面飞鸟尽,腊雪打帽鞭马行。

新年捧表拜阙下,春寒诏赐玻瓈觥。

朝官如问小参军,为言卧病丹阳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友人离京赴任的场景。首句“霜高木落河始冰”,展现了北方冬季来临,树木凋零,河水结冰的景象,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气氛。次句“台郎别我之燕京”,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朔风迎面飞鸟尽”写出了北风吹过,连飞鸟也难以抵挡,纷纷归巢,暗示旅途的艰辛。“腊雪打帽鞭马行”,则通过腊雪拍打帽檐和策马前行的动作,描绘了友人在风雪中坚定地踏上旅程的画面。

“新年捧表拜阙下”预示着新的一年到来,友人带着奏章去朝廷拜见,显示出其职责的重要。“春寒诏赐玻瓈觥”,描述了他在寒冷的春天里得到皇帝的恩赐,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羡慕。

最后,诗人以自身“朝官如问小参军,为言卧病丹阳城”的境况作结,流露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自己因病未能同行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送别的深情和对友人仕途的期待。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题南宫子蜡嘴图

南宫山人何俊奇,小窗睡起凉云飞。

野棠秋早霜子熟,枯木叶高蜡嘴肥。

满前累累甘尔口,正犹痴心落人手。

五陵年少知尔名,一饱无人早回首。

形式: 古风

西楼别寄闽宪诸公

八月八日溪上别,溪上彩旗红猎猎。

离情已逐渡江云,边草连天剪秋色。

玉骢金虎诸大夫,欲别不别留斯须。

沙明浅渚白鸟下,酒尽落日青山孤。

丈夫有泪不须洒,去客挂帆君上马。

悠悠回首各东西,惟见西溪捕鱼者。

闽关一片月,太行一片云。

雁书远寄隔山岳,云飞月明多忆君。

形式: 古风

赠别鹫峰上人

建溪秋高山水清,溪边偶识衡阳僧。

临水洗钵挂溪阁,夜访校书天禄灯。

圣经佛偈通宵读,苜蓿堆盘胜食肉。

回雁峰南难寄书,武夷洞前堪煮粥。

西风猎猎吹水寒,相送郎官南出关。

校书公子玉京去,衡阳上人何日还。

手中玉杖春雨绿,毋乃湘君庙前竹。

胡不截作双凤箫,吹作来仪舜庭曲。

古曲雅以淡,天高难上闻。

不如且挂杖头月,归卧祝融峰畔云。

形式: 古风

送马伯庸子之京

欲晴不晴天气悭,欲别不别人语难。

丈夫意气自磊落,握手一笑心与肝。

南宫子弟吐金缕,何必尊前花解语。

树摇晚翠下风凉,烛落春红剪秋雨。

高歌痛饮如有神,醉吐不惜车中茵。

明朝送子上船去,回首江南江北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