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烛影摇红·元宵》由清代诗人余汉所作,描绘了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场景,以及主人公在繁杂喧嚣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复杂情感。
开篇“不耐烦看,六街灯火明如昼”,以直白的语言描绘出元宵之夜,街道上灯火通明,如同白昼,繁华热闹的景象跃然纸上。接着“揭天箫管斗声频,搅得心儿彀”,通过描写高亢的音乐声此起彼伏,与内心的纷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欢乐又略显烦躁的氛围。
“莫道驱愁是酒。酒醒时、愁还却又”一句,转折点明了主人公对于饮酒解愁的无奈与反思,酒虽能暂时忘却忧愁,但酒醒之后,愁绪依旧如影随形,暗示了内心的深层矛盾和挣扎。
“倚閒窗坐,拌得今宵,听残清漏”则展现了主人公在静谧的夜晚,选择独自倚靠窗边,聆听夜深的钟声,试图在喧嚣中寻找一片宁静,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碧影荧煌,短檠一点常相守。知伊才思等欧苏,曾咏传柑否?”这一句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灯火,以“短檠”(小灯)比喻孤独的陪伴,同时借“欧苏”(欧阳修与苏轼)的才华,表达了对才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是否有人能理解自己内心情感的疑问。
最后,“世上别离尽有。遍人閒、岂皆聚首?是谁福分,银箔珠楼,此时消受。”总结了人生的无常与聚散,指出在这个世界上,别离是常态,而能够享受富贵生活的人,或许只是命运的宠儿。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人生苦乐的思考,也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元宵佳节的热闹与个人内心的孤独、挣扎、渴望和平静的复杂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