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元宵

不耐烦看,六街灯火明如昼。

揭天箫管斗声频,搅得心儿彀。莫道驱愁是酒。

酒醒时、愁还却又。倚閒窗坐,拌得今宵,听残清漏。

碧影荧煌,短檠一点常相守。

知伊才思等欧苏,曾咏传柑否?世上别离尽有。

遍人閒、岂皆聚首?是谁福分,银箔珠楼,此时消受。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这首《烛影摇红·元宵》由清代诗人余汉所作,描绘了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场景,以及主人公在繁杂喧嚣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复杂情感。

开篇“不耐烦看,六街灯火明如昼”,以直白的语言描绘出元宵之夜,街道上灯火通明,如同白昼,繁华热闹的景象跃然纸上。接着“揭天箫管斗声频,搅得心儿彀”,通过描写高亢的音乐声此起彼伏,与内心的纷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欢乐又略显烦躁的氛围。

“莫道驱愁是酒。酒醒时、愁还却又”一句,转折点明了主人公对于饮酒解愁的无奈与反思,酒虽能暂时忘却忧愁,但酒醒之后,愁绪依旧如影随形,暗示了内心的深层矛盾和挣扎。

“倚閒窗坐,拌得今宵,听残清漏”则展现了主人公在静谧的夜晚,选择独自倚靠窗边,聆听夜深的钟声,试图在喧嚣中寻找一片宁静,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碧影荧煌,短檠一点常相守。知伊才思等欧苏,曾咏传柑否?”这一句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灯火,以“短檠”(小灯)比喻孤独的陪伴,同时借“欧苏”(欧阳修与苏轼)的才华,表达了对才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是否有人能理解自己内心情感的疑问。

最后,“世上别离尽有。遍人閒、岂皆聚首?是谁福分,银箔珠楼,此时消受。”总结了人生的无常与聚散,指出在这个世界上,别离是常态,而能够享受富贵生活的人,或许只是命运的宠儿。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人生苦乐的思考,也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元宵佳节的热闹与个人内心的孤独、挣扎、渴望和平静的复杂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9)

余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春昼

黄金柳线蘸轻烟。舞窗前。惹情牵。

坐过清宵,白日转思眠。

睡起玉钗横枕畔,浑不觉,鬓云偏。

几回细阅寄来笺。不归鞭。也徒然。

庭院深深,閒煞好秋千。

绣幕低垂防燕扰,惟独自,捧心怜。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忆秦娥.暮春

春归早。杜鹃啼处莺儿老。莺儿老。

围屏懒靠,黛眉慵扫。博山炉里香缭绕。

韶光不管人烦恼。人烦恼。怕掀帘看,落花多少。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月宫春.夜坐

兰釭挑尽夜眠迟。心情若个知。东风吹破纸窗儿。

窥来月一丝。欲寄瑶笺防泄漏,待寻好梦怕参差。

九十春光去也,攲头长叹时。

形式: 词牌: 月宫春

离别难.赠别

且略消停这会,料归也难留。但合堪、莺惨花愁。

况伤春、愈觉胜悲秋。

尤可恨、门外声喧,长年三老,促上兰舟。

待丁宁、欲订再来欢会,才说又还休。

吴地角,楚山头。望将穿、无际双眸。

忆焚香月底联咏,总安排烟水付东流。

须索向、绣枕边傍,罗帏深处,兀自埋忧。

谁信道、转似当年未见,一样病西楼。

形式: 词牌: 离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