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诸侄

万里经年别,临分手重携。

地寒冬气早,家远暮云低。

有信秋凭雁,无眠夜听鸡。

满怀霜露感,不隔故山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分别多年,如今再次携手
冬日寒气早早降临,家路遥远,天边暮云低垂
秋天寄信要靠大雁,夜晚无眠只听鸡鸣
心中充满对霜露的感慨,但不忘却故乡在西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经年:多年。
别:分别。
重携:再次携手。
地:地面。
寒冬:严冬。
气早:寒气早至。
家远:家在远方。
暮云:傍晚的云彩。
有信:有书信。
秋凭雁:秋天依靠大雁传递。
无眠:无法入睡。
夜听鸡:夜晚听到鸡鸣。
满怀:满心。
霜露:霜和露水,象征艰辛。
感:感慨。
不隔:不会阻隔。
故山:故乡的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忆诸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首联“万里经年别,临分手重携”描绘了诗人与侄子们分别已久,再次相聚时的深情厚谊。颔联“地寒冬气早,家远暮云低”通过环境的刻画,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暗示了路途遥远和思乡之情。

颈联“有信秋凭雁,无眠夜听鸡”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牵挂,希望鸿雁能传递书信,夜晚则因思念而难以入眠,只能聆听鸡鸣以打发寂寥。尾联“满怀霜露感,不隔故山西”直抒胸臆,虽然地理上相隔甚远,但诗人的心却与亲人紧密相连,情感深沉而真挚。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四明洞天

四壁玲珑耸石楼,四窗云气拥仙游。

半空星斗浮天井,一洞烟霞透沃洲。

蜥蜴现时曾咒雨,猕猴啼处客悲秋。

他年定作山中隐,肯向红尘白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对烛

忽忆巴山夜,西窗风雨寒。

自怜清影独,谁识寸心丹。

草长花犹在,香销泪不乾。

海棠贪睡去,惆怅五更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仲冬南楼野望

绣幕香温生暮寒,淡烟漠漠水漫漫。

吟残庾岭梅千树,梦绕湘江竹万竿。

风捲乱鸦栖古塔,雪迷孤雁落前滩。

一声玉笛人何所,更上南楼独倚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多景楼

怀古心情独倚楼,荻花枫叶满江秋。

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流。

铁瓮百年春雨梦,铜驼万里夕阳愁。

西风历历吹征雁,又带边声过石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