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叶生长的过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岁岁未清明,阿母频传语”开篇,仿佛在讲述一个世代相传的故事,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期待的氛围。接着,“剪发调泥藕节封,方法休教误”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荷叶生长前的准备工作,既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蕴含着一丝不苟的态度。
“日曝待全皴,雨过当深护”则进一步展现了荷叶成长过程中对阳光与雨水的依赖,以及人们对其生长环境的细心照料。最后,“一蕊新抽半叶遮,唤弟同看取”两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荷叶的新生,同时也表达了与家人共享自然之美的喜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叶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以及家庭间的温馨情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情趣,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时期文人笔下的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