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木叶巳下地,凄然秋意深。
对君明月夜,泻我素琴心。
河渚迷归棹,关山起暮砧。
客愁淹不散,枉自宿青林。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之夜的静谧与寂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木叶已下地,凄然秋意深”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落叶飘零,秋意渐浓,给人以深深的感慨。接着,“对君明月夜,泻我素琴心”,诗人面对明月,弹奏素琴,琴声似乎倾诉着内心的忧愁与思绪,与月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河渚迷归棹,关山起暮砧”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孤独。河畔的水泽中,归舟迷失方向,关山之间,捣衣声起,暮色中传来阵阵哀愁,这些景象都增添了诗的悲凉色彩。
最后,“客愁淹不散,枉自宿青林”,表达了诗人难以排遣的客居之愁,即使在青林中栖息,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忧郁。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特有的感伤与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不详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休剧谈天惊稷下,漫希图阁动西京。
鱼龙骇浪有何贵,霄汉浮云空尔名。
锦里先生收芋足,于陵仲子灌园成。
故山春好不归去,枉却松苓日日生。
帝京南面俯中原,王气千秋涌蓟门。
渤澥东波连肃慎,太行西脊引昆仑。
九皇天运坤维奠,万国星罗北极尊。
尧舜升平见今日,按图形胜不须论。
燕燕辞巢菊着花,乡心羁思浩无涯。
人间潮海几时静,天上星河逐晓斜。
羽扇纶巾新道服,青林白石旧田家。
谁堪潦倒尘埃里,日日秋风长鬓华。
中天象纬巳斑斓,法鼓逶迤肃从官。
旭日晴霞散馀彩,玉楼金阁近高寒。
未央云袅三珠树,太液风和九畹兰。
何幸樗材将白发,皇家日日接鹓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