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汉武爱边功,李陵提步卒。
转战单于庭,身随汉军没。
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
誓欲还国恩,不为匈奴屈。
身辱家已无,长居虎狼窟。
胡天无春风,虏地多积雪。
穷阴愁杀人,况与苏武别。
发声天地哀,执手肺肠绝。
白日为我愁,阴云为我结。
生为汉宫臣,死为胡地骨。
万里长相思,终身望南月。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孤独与哀愁,通过对古将军李陵的想象,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友人的不舍。诗中融入了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忠义与流放的深刻理解。
"汉武爱边功,李陵提步卒。转战单于庭,身随汉军没。" 这几句通过历史的回响,引出了李陵的英勇形象,表明其对国家的贡献和牺牲。
"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誓欲还国恩,不为匈奴屈。" 李陵之所以不畏死亡,是因为他心中有着强烈的归乡之情和报效国家之志,而非愿意屈服于异族。
接下来的几句 "身辱家已无,长居虎狼窟。胡天无春风,虏地多积雪。" 则描绘了李陵流放异域的凄凉景象,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这里“虎狼窟”形象化了边塞的荒凉和危险,而“胡天无春风”则表达了时间的静止和希望的缺失。
"穷阴愁杀人,况与苏武别。发声天地哀,执手肺肠绝。白日为我愁,阴云为我结。" 这几句通过李陵与苏武的分别,深化了诗中的情感色彩。“穷阴”、“杀人”等字眼增添了一份悲凉,而“发声天地哀,执手肺肠绝”则是对友情和离别之痛的刻画。
最后 "生为汉宫臣,死为胡地骨。万里长相思,终身望南月。" 表达了诗人对于李陵忠诚不渝、生死不变的赞颂,以及他那跨越国界的深情与怀念。这里“万里长相思”、“终身望南月”成为永恒的情感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历史人物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传达了忠诚、离别、哀愁等复杂情绪,是一篇充满力量与深度的边塞诗。
不详
至性教不及,因心天所资。
礼闻三年丧,尔独终身期。
下由骨肉恩,上报父母慈。
礼闻哭有卒,汝独哀无时。
前有松柏林,荆蓁结朦胧。
墓门白日闭,泣血黄泉中。
草服蔽枯骨,垢容戴飞蓬。
举声哭苍天,万木皆悲风。
冥路杳杳人不知,不用苦说使人悲。
喜得逢君传家信,后会茫茫何处期。
还丹功满气成胎,九百年来混俗埃。
自此三山一归去,无因重到世间来。
心田但使灵芝长,气海常教法水朝。
功满自然留不住,更将何物驭丹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