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疴杂诗(其八)

处裈残虱扫除清,绕鬓飞蚊不一鸣。

高枕胸中了无事,如何不睡又天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静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首句“处裈残虱扫除清”,形象地描绘了病榻上的环境,衣物上残留的虱子被清除干净,营造出一种整洁、清静的氛围。这里的“裈”指的是病人的衣裤,“残虱”则暗示了病痛带来的不适,而“扫除清”则表达了诗人对病痛的克服和对环境的整理,体现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次句“绕鬓飞蚊不一鸣”,将视线转向了病人的周围,蚊虫在耳边飞舞却未发出声响。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病人的专注与内心的平静。蚊虫的“不一鸣”与前一句的“扫除清”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静和内心的安宁。

后两句“高枕胸中了无事,如何不睡又天明?”则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直接抒发。虽然身体处于病痛之中,但心灵却仿佛得到了某种超脱,胸中了无杂念,甚至在这样的状态下难以入眠,直到天明。这种现象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高枕”这一动作,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超然的位置,与外界的纷扰隔绝,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病中环境和内心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生活深邃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比病痛与宁静,诗人传达了一种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养疴杂诗(其九)

桃花红杂柳花飞,水软波柔碧四围。

五尺短绳孤棹艇,小儿欢曳鳄鱼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养疴杂诗(其十)

一溪春水涨瀰瀰,闲曳烟蓑理钓丝。

欲觅石头无坐处,却随野鹭立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养疴杂诗(其十一)

竹外斜阳半灭明,卷帘欹枕看新晴。

雨尘飘漾香烟袅,中有蛛丝屋角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养疴杂诗(其十二)

单衣白袷帐乌纱,寒暖时时十度差。

冬亦非冬夏非夏,案头常供四时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