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春三首.春来

春来触地故乡情,忽见风光忆两京。

金谷蹋花香骑入,曲江碾草钿车行。

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楼睡失明。

独有不眠不醉客,经春冷坐古湓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春天来临,满目所见唤起我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忽然间回忆起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
金色的谷地里花瓣飘落,香骑马儿踏过,曲江边草地上车轮碾过,一片热闹。
不知哪家的绿酒宴上欢声笑语彻夜不停,又在哪里的红楼中有人醉得不省人事。
只有我这不眠不醉的人,整个春天都静静地坐在古老的湓城。

注释

春来:春天来临。
触地:满眼所见。
故乡情:对故乡的思念。
忽见:忽然间看到。
两京:指古代的长安和洛阳,曾为汉、唐等朝代的首都。
金谷:指金谷园,古代著名园林。
蹋花香骑入:马踏花瓣,香气四溢。
曲江:唐代皇家园林。
碾草钿车行:车轮碾过草地,钿车是指装饰华美的车子。
绿酒:绿色的美酒,代指酒宴。
连夜:整夜。
失明:这里指醉得不省人事。
不眠不醉客:没有入睡也没有醉酒的人。
冷坐:静静地坐着。
湓城:古代地名,今江西九江。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情感。开篇“春来触地故乡情”一句,以“触地”来形容春天到来的温柔与普遍,同时也点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无尽的情思。“忽见风光忆两京”则是说在看到春天的美丽景色时,不禁想起了两个古都,这里的“两京”很可能指的是长安和洛阳,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的追念。

接着,“金谷蹋花香骑入”这一句,以金谷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日骑马行走在花海之中的画面。“曲江碾草钿车行”则是说在曲曲弯弯的小河旁边,碾碎了地上的青草,而那些装饰华丽的车辆正在缓慢前行。这两句都是对春天美景的描写,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谁家绿酒欢连夜”一句,问的是哪家的绿酒让人欢乐到连续好几夜,这里的“绿酒”很可能是指新酿好的酒,带有清新和生机的意味。“何处红楼睡失明”则是在询问哪座红色的高楼能让人沉醉在梦中而忘记了白昼的光明。这两句都是对夜晚生活的一种向往,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憧憬的情感。

最后,“独有不眠不醉客”和“经春冷坐古湓城”两句,则是诗人自况,他自己是一个不为春色所迷,不被酒精所蒙蔽的旅人。在古老的城池中,一个人静坐在春天的寒冷之中。这里的“古湓城”可能是指一些历史悠久但已有些荒废的地方,诗人的这种情形,更显得他内心的孤独和超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于往昔繁华的追忆,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自己独立不羁的一面。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

忽忆两家同里巷,何曾一处不追随。

闲游预算分朝日,静语多同待漏时。

花下放狂冲黑饮,灯前起坐彻明棋。

可知风雨孤舟夜,芦苇丛中作此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独游玉泉寺

云树玉泉寺,肩舁半日程。

更无人作伴,祗共酒同行。

新叶千万影,残莺三两声。

闲游竟未足,春尽有馀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

慕贤入室交先定,结援通家好复成。

新妇不嫌贫活计,娇孙同慰老心情。

洛桥歌酒今朝散,绛路风烟几日行。

欲识离群相恋意,为君扶病出都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看嵩洛有叹

今日看嵩洛,回头叹世间。

荣华急如水,忧患大于山。

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

未闻笼里鸟,飞出肯飞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