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海南呈张子修安抚

南来稍复召惊魂,知有留侯异代孙。

未即解衣甘九死,试令骑马赋千言。

琼山有月光相射,玉海无风浪自翻。

戏下应传获罗什,秃头争看戴华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初至海南呈张子修安抚》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初到海南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友人的深情。

首联“南来稍复召惊魂,知有留侯异代孙。”以“南来”点明地点,诗人从北方来到南方的海南,内心难免有些惊惧不安,但同时又怀揣着对历史人物留侯张良的敬仰,仿佛在这一代也有一位像张良一样的智者存在,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与力量。

颔联“未即解衣甘九死,试令骑马赋千言。”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环境的勇气与决心。他并未立即放弃,而是选择勇敢面对,即使面临九死一生的危险,也要尝试骑马赋诗,展现自己的才华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琼山有月光相射,玉海无风浪自翻。”描绘了海南独特的自然风光,琼山的月光与玉海的波浪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平静与坚定的象征。

尾联“戏下应传获罗什,秃头争看戴华轩。”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自己比作获得罗什(佛教高僧)教诲的弟子,而“秃头争看戴华轩”则可能是对友人张子修的恭维,意指在张子修的引领下,众人争相学习,共同进步。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尊敬,也表达了对未来与友人共同成长的美好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面对新环境的勇敢与乐观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智慧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抵琼夜为飓风吹去所居屋

贪看长鲸吸舟楫,忽惊娇蜃吐楼台。

朦胧醉忆王城别,汗漫游从海国来。

夜半飓风携屋去,朝来瘴雾放天回。

会须横笛骑云背,笑响从教落九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朱崖驿与子修

投老南来雪满颠,羁囚不自忆生全。

久为白骨今重肉,已卧黄泉复见天。

报德定应追结草,效忠那肯愧餐毡。

此诗清绝如冰雪,乞与江山洗瘴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别子修二首(其一)

疆埸探骑断奔埃,院落棠阴暗绿苔。

上疏乞闲追鲍靘,载书归老继吴恢。

争怀父母三年化,愁见风帆十幅开。

勿剪青青堤下柳,念公遗爱手亲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别子修二首(其二)

漂泊孤踪一转蓬,语音虽在变形容。

瘴乡猿鸟今为伍,蚁穴王侯昔梦封。

海阔盲龟登木孔,山高纤芥落针锋。

公归不得参行驭,心折淮南紫翠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