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五首(其九)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截铁斩钉。

水不借路,树倒藤枯。

西天胡子没髭须,蹋杀杨歧三脚驴。

形式: 偈颂

翻译

没有固定的形态,像藤蔓依附于树木,坚定而决绝。
水流不会绕道,树倒了藤蔓自然枯萎。
西方的天空中,没有胡须的佛陀形象,一脚踩扁了杨歧山的三脚驴。

注释

有句无句:比喻没有固定的形式或规则。
藤:植物,常攀援他物生长。
倚:依靠,依赖。
树:树木。
截铁斩钉:形容行动坚决果断。
水不借路:水流直接前行,不绕路。
借路:绕路,借道。
枯:干枯,死亡。
西天:指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也象征远方或抽象的境界。
胡子没髭须:形容佛陀的形象,通常描绘为无须。
蹋杀:踩踏至死。
杨歧三脚驴:杨歧是地名,三脚驴可能是当地的一种特色驴子,这里代指某人或某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普济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形象地比喻语言和实相之间的关系,暗示了禅修中追求超越言辞的境地。"水不借路,树倒藤枯"进一步强调事物的本质独立,不受外在条件所限。"西天胡子没髭须"可能是指修行者达到超脱世俗的形象,"蹋杀杨歧三脚驴"则暗指去除一切执着,连象征性的束缚也不留。整体上,这首偈颂寓言式地传达了禅宗关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

收录诗词(156)

释普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六十五首(其八)

知之一字,众祸之门。杀人放火,活捉生擒。

不是今日枢要,亦非上古典刑。

与贼过梯了也,攻墙割壁何人。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五首(其七)

眼耳鼻舌身意,八万四千法门,昼夜放光动地。

一翳在眼,空花乱坠。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

禾山打鼓,雪峰辊毬,妙胜不打个般车里油。

一双穷相手,两个死柴头。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六十五首(其三)

十日雨,今日晴。一则多年公案,明明举似诸人。

若是覆盆之下,又争怪得老僧。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