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唐人边庭四时怨(其三)

昨夜西风入戍楼,前军移帐急防秋。

阴山猎火龙沙月,同照征夫出塞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士在秋季的艰苦生活与思乡之情。首句“昨夜西风入戍楼”,以西风起兴,暗示边关的寒冷与战事的紧迫,戍楼是守卫边疆的士兵居住的地方,西风的侵袭预示着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临近。次句“前军移帐急防秋”,说明军队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秋季,迅速转移营地,做好防御准备,体现了军事行动的紧张与高效。

第三句“阴山猎火龙沙月”,通过阴山、猎火、龙沙月等意象,营造出边疆特有的自然景观与战斗氛围。阴山,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山脉,常与边防相关联;猎火,可能是指夜晚的篝火或信号火,用于传递信息或照明;龙沙月,则可能指沙漠中的月亮,象征着边疆的荒凉与遥远。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也暗含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的坚韧精神。

最后一句“同照征夫出塞愁”,将视角转向战士个体,表达了他们共同面对的离家远行、征战边疆的愁绪。尽管有月光照耀,但战士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出塞愁”三个字,直接点明了战士们的内心情感,既是对环境的客观描述,也是对他们心理状态的深刻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疆战士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战争的无奈与恐惧。

收录诗词(10)

周永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苏州籍。诸生。著有《东冈诗钞》。○升逸修己自好如处子,然及发言为诗,逸情云上,直欲希风开、宝以仰窥汉京,友生中不易才也。五十馀不肯见人,惟家方舟与余过之,谈谐不倦。予通籍归里后,并不能一见矣。时或议其为僻、疑其为矫,余益重其为人

  • 字:升逸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拟唐人边庭四时怨(其四)

万堡云迷朔气凝,雪深马足失超腾。

浑脱终岁防飞渡,况复黄河十月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捣衣曲

一夕凉生秦女机,砧声不待雁南飞。

谁知万里黄云戍,已有新霜上铁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宿灵隐寺梵香阁晓起眺望

晚从冷泉游,遂止招提境。

入门闻清钟,孤阁夜方永。

倾耳听泉声,声喧意弥静。

朝来小雨过,宿雾散高岭。

凭窗见层峰,涧壑殊清迥。

不知晓云过,但觉衣裳冷。

清飙动林薄,初日照山影。

行当访韬光,直上松云顶。

形式: 古风

赋得古别离送郑子

劲羽乏群栖,转蓬靡暂息。

伊人贫困士,能无去乡国。

辞乡阻长川,旅迹殊可怜。

昨别俄六载,斯游定几年。

游踪渺无畔,淮水连河岸。

回瞻云树深,忽忽兴长叹。

云外指京畿,秋风冷客衣。

可堪闻塞雁,正值向南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