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秦州》由明代诗人郑岳所作,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对秦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感慨。
首联“成周仍祀益,非子始封秦”,开篇即以历史视角切入,提及周朝时期的祭祀活动与秦始封的事件,暗示了秦地自古以来便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成周”指周朝的都城,而“非子始封秦”则指向了秦国的起源,通过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勾勒出秦地从古至今的变迁。
颔联“列国舆图尽,西戎霸业新”,紧承上文,进一步阐述了秦地在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更替。随着其他诸侯国的消失,秦地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西戎地区的新霸主。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暗含了秦地崛起的雄心与力量。
颈联“山川犹故国,宇宙一浮尘”,将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相融合,表达了对秦地自然风貌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山川依旧,但世事如浮尘般变幻无常,这既是对自然永恒与人类历史短暂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
尾联“杜老侨居处,诗篇尚有神”,以唐代大诗人杜甫在秦地的流寓生活为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尽管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其诗篇中蕴含的精神与情感依然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这一联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学的推崇,也暗示了秦地文化对于后世的影响与传承。
综观全诗,《秦州》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秦地深厚文化底蕴的感慨与敬意。诗中既有对历史变迁的宏观审视,也有对个体命运与文化精神的微观洞察,形成了丰富而多层次的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