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杨基的《感怀(其五)》以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言可畏的道理。"三人乃成虎,众口能烁金",形象地表达了流言蜚语的力量,即使微不足道,一旦众人附和,也能对人产生巨大影响。"流言虽不多,足移君子心",说明即使是少许谣言,也可能动摇贤者的决心。
诗人进一步指出,人心原本清明,但在形势和舆论的压力下,容易受到影响。"奈何形似间,构结已骎骎",意指看似无害的相似之处,实际上可能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入耳即契合,不待间者深",强调谣言一旦进入耳朵,就容易被接受并深入人心。
杨基以陈平和刘邦的典故为例,陈平虽然智谋过人,但因小人的离间,最终还是遭遇了不测(暗指刘邦杀淮阴侯韩信)。"营营青蝇诗",这里的"青蝇"象征谗言,诗人借此警示世人,警惕那些背后的恶意言论,因为它们"示古犹示今",无论古今,都有其现实意义。
整首诗通过寓言和历史故事,表达了对谣言传播及其后果的深刻忧虑,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不受流言所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