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比部玄子往江北(其二)

弱龄诵书史,即慕黄与羲。

谓由画象理,便可契希夷。

如何三叔世,法令日繁滋。

皇风久云歇,贞度亦已隳。

昔与子同舍,始识金科词。

虽则太平术,无乃德义亏。

勿喜轸余念,钦哉慎尔规。

衔章缉往宪,执狱噬前疑。

愿子崇明德,苍乳有遗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送刘比部玄子往江北(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刘玄子即将前往江北的不舍之情,并在其中融入了对历史、道德和政治的深刻思考。

首句“弱龄诵书史,即慕黄与羲”描绘了年轻时的自己,对古代圣贤黄帝与伏羲的景仰,通过阅读历史书籍而萌生出对他们的崇拜之情。接着,“谓由画象理,便可契希夷”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向往,认为通过理解古代的图象和道理,可以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然而,诗人的思绪随即转向对现实的批判:“如何三叔世,法令日繁滋。”指出在那个时代,法律条文日益繁多,社会秩序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和谐与公正。接下来,“皇风久云歇,贞度亦已隳”进一步揭示了道德风尚的衰落,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

诗人回忆起与刘玄子共处的时光:“昔与子同舍,始识金科词。”两人曾一同学习,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但随后的“虽则太平术,无乃德义亏”则暗示了即使在看似太平的时代,道德和仁义也可能受到侵蚀。

最后,诗人以恳切的语气劝诫刘玄子:“勿喜轸余念,钦哉慎尔规。”希望他不要因外界的诱惑而迷失自我,要时刻谨慎行事,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并寄语“衔章缉往宪,执狱噬前疑”,希望他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坚守原则,审慎处理案件。

“愿子崇明德,苍乳有遗讥。”表达了对刘玄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崇尚光明的品德,避免留下遗憾或批评。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563)

区大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陶渊明九日闲居

昨者远游归,田园守旧耕。

冉冉老将至,于世复何营。

时来嘉令节,悦我迟暮龄。

众卉承露萎,孤松冒霜荣。

木落远峰峻,潦止寒流清。

岁寒知物变,壮图令心惊。

萸为辟恶佩,菊有遗世情。

既感川上叹,亦肥嘉遁贞。

事往勿复道,觞至可尽倾。

俯仰衡门士,聊以毕吾生。

形式: 古风

白雪吟

凝华转寒姿,芳菲已盈瞩。

朝蔼承明望,夕送宜春目。

双阙递瑶光,连山隐平陆。

因风高下起,入牖联翩续。

琴奏俪幽兰,歌声杳黄竹。

迷陇饥兔奔,点树宫鸦宿。

已便高士卧,颇映幽人读。

阳春如有情,徘徊恋终曲。

形式: 古风

新春自述

芳郊绿未满,御河泉已新。

乔木变初鸟,轻澌戏早鳞。

游冶逐芳辰,车马驰要津。

通城罗第宅,夹道列华裀。

我本穷乡士,远游谢亲宾。

谬随金闺彦,三见燕草春。

所惭尺寸朽,雨露负皇仁。

丹铅理薄技,青云思致身。

耻学繁华子,争妍桃李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君子有所思行

晨出蓟北门,顾望黄金台。

高台亘层云,照耀五城开。

骏骨没已久,昭王安在哉。

驱马往从之,中涓难为偕。

台下谁家子,骎骎逝龙媒。

金鞭摇白日,玉蹄起红埃。

踯躅霸图尽,驱驰王运回。

怀思不能去,日夕悲风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