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前韵题竹簃戊辰年师竹所筑

栽竹成簃越五年,寒生中夏雨馀天。

峥嵘头角篱抽笋,虚白心肠石煮泉。

半榻围棋神抖擞,三竿醉酒气清妍。

不如人有如人处,别号与君两字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篱笆内竹子生长的景象,以及主人在竹篱笆内的生活情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从幼苗到茁壮成长的过程,以及竹篱笆内清幽雅致的生活氛围。

首联“栽竹成簃越五年,寒生中夏雨馀天”,开篇即点明时间跨度之长,竹篱笆经过五年的时间,已经初具规模,即便是在炎炎夏日之后的雨后,依然能感受到一丝凉意。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竹篱笆内外的环境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竹篱笆内的清静与凉爽。

颔联“峥嵘头角篱抽笋,虚白心肠石煮泉”,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成长状态。竹子的枝干挺拔,仿佛是竹篱笆内的小山峰,而竹笋则如同新生的生命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又以“虚白心肠”来形容石头煮泉水的状态,既表现了水的清澈透明,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颈联“半榻围棋神抖擞,三竿醉酒气清妍”,转而描写主人在竹篱笆内的生活场景。半榻围棋,体现了主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情趣;三竿醉酒,则展现了主人在享受美酒的同时,内心充满愉悦与满足。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生活的乐趣,也体现了主人的洒脱与自在。

尾联“不如人有如人处,别号与君两字连”,最后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竹篱笆主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不如人有如人处”,意味着虽然自己不如他人拥有某些物质财富或地位,但在精神层面却有着相似之处,这正是与主人能够产生共鸣的原因。同时,通过“别号与君两字连”的描述,暗示了主人与自己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共同追求的精神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竹篱笆内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雅致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友情、生活态度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师竹游雁宕诗卷即用其宿净名寺诗韵

閒来选胜并探幽,想见诗才造凤楼。

随手一编兵火历,回头十载爪泥留。

鞍归马岭登临慨,岘化龙湫风雨愁。

闻道天台通一路,阮刘何日许重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梓材以下乡诗见示次韵复之(其一)

孔迩歌来乐万家,使君风度自清华。

艳称渤海千秋绩,新植河阳满县花。

草野通情劳笠伞,诗篇馀事散云霞。

爱民自得斯民爱,领取风光一串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梓材以下乡诗见示次韵复之(其二)

鸣琴雅抱独宽閒,社稷民人事事关。

教养兼施清界尺,文章致用焕云山。

罪轻法网何妨解,草害良田务尽删。

却好庶黎齐慰日,仁风果得此邦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吴宁台柬梓材台在东阳县廨后园

吴宁有高台,台名吴宁建。

南唐迄有明,累朝勤葺缮。

我居台之西,楼阁列灿烂。

倒影入池塘,波平揩匹练。

桃柳数十株,荫密新栽遍。

花落閒扑窗,絮飞徐沾砚。

旅子知昼长,抛卷神初倦。

邀客登斯楼,风光来面面。

层磴架岧峣,危槛复盘旋。

山翠压城高,岭石补云断。

春色明媚时,一时经百变。

田野扇和风,耒耜集芳甸。

遗爱在此间,古今人如见。

况移孝作忠,盛名犹炳焕。

以此教斯民,斯民饥渴愿。

须臾起晚炊,郭外斜阳半。

驱犊归家家,柴门蒸麦饭。

相聚话使君,农欢妇无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