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子应赋不欺室韵

隆兴天子开千龄,六龙飞天动潜鳞。

东嘉先生初召对,不欺之论惊廷臣。

谁令浮云蔽白日,脱帻归来环堵室。

巍巍乌府忆霜简,凛凛螭坳有椽笔。

魏公眼力无馀子,与公周旋岂其死。

请公细读不欺铭,一字之褒如鲁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名为《和何子应赋不欺室韵》。诗中描绘了隆兴天子的时代背景,以及东嘉先生被召对朝廷的情景,展现了其不欺之论的高尚品质。然而,好景不长,风云变幻,东嘉先生无奈归隐,但其名声依然在乌府(官署名)留下印记,如同霜简一般清晰。在魏公的眼中,东嘉先生是无出其右者,两人之间的交情深厚,即使东嘉先生已逝,魏公仍能理解并欣赏其遗志。最后,诗人呼吁东嘉先生的后人或追随者,要仔细阅读“不欺”之铭,铭记其精神价值,如同鲁史般宝贵。整首诗通过对比显现出人物的高洁品质与历史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读中兴碑

绣绷儿啼思塞酥,重床燎香驱群胡。

阿环锦袜无寻处,一夜惊眠摇帐柱。

朔方天子神为谋,三郎归来长庆楼。

楼前拜舞作奇祟,中兴之功不赎罪。

日光玉洁十丈碑,蛟龙蟠拿与天齐。

北望神皋双泪落,祇今何人老文学。

形式: 古风

题张仲钦所藏隆茂宗画登瀛图

老隆已死画笔枯,画归天上人间无。

公从何处得此图,眼明岭海三叹吁。

天策上将天为徒,指挥群龙清八区。

褒鄂英卫供扫除,功成告庙金模胡。

歌童舞女不愿渠,乃此数士相为娱。

铁面苦口谈诗书,直欲措世如唐虞。

老隆妙手神所摹,苍头庐儿亦敷腴。

祝公归直承明庐,愿持此道补帝裾。

形式: 古风

题蔡济忠所摹御府米帖

生前官职但执戟,身后一字万金直。

当时雷霆下收拾,世间不复有遗逸。

上清虚皇手自择,编星为囊云作笈。

流铃掷火守护密,君从何处见真迹。

知君定通玉帝籍,太微垣中赐馀墨。

龙腾虎卧摹不得,想君神授五色笔。

江南钩锁腕中力,钗折屋漏千态出。

整整十卷字犹湿,光彩激射海为立。

平生我亦有书癖,对此惝恍心若失。

口呿汗下屡太息,十日把玩不得食。

作笺天公拜稽首,乞我此老生时一双手,为君痛饮百斛酒。

墨池如江笔如帚,一扫万字不停肘。

形式: 古风

赋王唐卿庐山所得灵壁石

湘江竹深韶不传,后夔神禹飞上天。

泗滨之磬无人编,帝敕此宝沦深渊。

于乎不知几千年,奇形异质鬼所镌。

青虬赤虎遭缚缠,蹙筋怒爪身挛拳。

自从胡尘障中原,神物变化随霏烟。

金声玉振义不辱,六丁徙置康庐巅。

灵台星官未知处,但怪宝气干霄躔。

王郎斋居敷浅原,饮水泣血天所怜。

空山无人下群仙,似梦非梦或告旃。

扪萝独上果有得,失喜而惧心茫然。

百夫挽取自包裹,解衣更买蛮儿毡。

缄扃不肯乡人说,知我好古容观瞻。

焚香再拜娄叹息,安得致之天子前。

安得致之天子前,明堂郊丘备宫县。

调和正声荐上帝,箫勺群慝收戈鋋。

朝廷清明用耆哲,一律四海归陶甄。

凤皇来仪兽率舞,复古却到虞韶边。

是时赋公笔如椽,襞笺为草登歌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