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朱可大丈游陶山幽栖寺绝顶同张士师李鸿胪黄文学赋

幽栖真此地,绝壁到人稀。

石角斜钩杖,藤稍曲桂衣。

壶飧高洞险,钟磬下方微。

共有登临兴,谁能不醉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友人在陶山幽栖寺绝顶的游览经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和谐交融。

首联“幽栖真此地,绝壁到人稀”开篇点题,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静谧深邃的自然环境之中。绝壁耸立,人迹罕至,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氛围。

颔联“石角斜钩杖,藤稍曲桂衣”进一步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细节。诗人使用“斜钩杖”和“曲桂衣”这样的形象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攀登山路时的艰难与趣味,同时也暗示了登山者的坚韧与雅致。

颈联“壶飧高洞险,钟磬下方微”则转换视角,从登山者自身转向对周围环境的观察。高洞险峻,壶飧(即酒食)难寻,而下方寺庙中传来钟磬之声,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也暗示了人类文明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共有登临兴,谁能不醉归”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这次游览的深刻印象。虽然没有直接提及饮酒,但“醉归”二字巧妙地传达出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陶醉,仿佛是心灵深处的一场盛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陶山怀古

越相何年隐,齐山旧有名。

地连肥子国,路出铸乡城。

洞杳秋云白,岩深古木平。

临池怀往迹,颇识种鱼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陶山赠张东山士师

陶朱今不见,君是鲁朱家。

侠骨千金剑,仙炉五色霞。

生涯随畜牧,乡语话桑麻。

早结东山隐,惊看鬓有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游云台山

窈窕黄山路,秋云入几重。

寒声泉上竹,古色寺前松。

地隐秦时洞,天连月观峰。

由来真迹秘,不许世人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同可大宿黄山张氏精舍

谷口隔疏篱,林深鸟不啼。

石泉萦户转,山果亚枝低。

涧壑参差映,藤萝咫尺迷。

苦无向平累,聊可共依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