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庭榴剖朱实

榴压中庭坠,冰盘荐玉壶。

西风吹转绿,嘉实剖来朱。

摘向栏干近,安除海外无。

微醺揎绛袖,一笑灿明珠。

酸彻邻机齿,凉生浴锦肤。

冷思当日艳,血色盛罗襦。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庭院中石榴成熟的情景,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先,“榴压中庭坠,冰盘荐玉壶。”这两句以“榴”作为主体,形象地描绘了石榴在秋风中成熟,坠落于庭院中的景象。将成熟的石榴比作“冰盘”,不仅突出了其色泽的晶莹剔透,也暗示了秋天的凉爽。而“荐玉壶”则进一步渲染了石榴的珍贵与高雅,仿佛是被精心准备的佳肴,等待着品鉴。

接着,“西风吹转绿,嘉实剖来朱。”这两句通过“西风”的吹拂,展现了石榴从青绿到红熟的变化过程。这里的“绿”与“朱”(红色)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生命的丰富与多彩。

“摘向栏干近,安除海外无。”这两句表达了对石榴的珍视之情。诗人选择靠近栏杆的地方采摘,既体现了对果实的爱护,也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安除海外无”一句,或许暗含了对远方或未知世界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美好生活的满足。

“微醺揎绛袖,一笑灿明珠。”这两句描绘了品尝石榴时的情景。通过“微醺”一词,展现了品尝者在享受美味时的愉悦心情。而“揎绛袖”则生动地刻画了品尝者动作的自然与随意,仿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优雅。最后,“一笑灿明珠”更是将品尝者的笑容比作璀璨的明珠,不仅赞美了笑容的美丽,也象征了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酸彻邻机齿,凉生浴锦肤。”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石榴的口感与带来的感官体验。酸味穿透牙齿,让人回味无穷;凉意则仿佛沐浴后肌肤的清爽,给人以舒适与惬意。

“冷思当日艳,血色盛罗襦。”最后一句通过对比,将石榴的成熟之美与过去的青春活力相联系。这里的“冷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艳”与“血色”则分别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美与内在生命力,与“罗襦”(丝绸做的短衣)上的鲜艳色彩相呼应,寓意着即使岁月流转,那份青春的活力与美丽依然能够被铭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庭院中石榴成熟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生机,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怀念。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秋景.雁南归

天阔雁何之,沈云字字稀。

明知从北至,又说是南归。

兵气侵行急,河声背影微。

江湖霜信远,城郭主人非。

不惜惊弦得,惟忧系帛遗。

河梁人惜别,似尔不能飞。

形式: 排律

秋景(其一)鹭于飞

沧洲开晚景,莽苍更依稀。

有鹭从中起,于天尽处飞。

数丝风冉冉,一片雪晖晖。

外路迷乡国,天风起我衣。

远游寻鹤侣,近不为鱼肥。

西塞山边雨,渔蓑独自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秋景(其二)鹭于飞

鹭闲如可语,飞去复何图。

但见振兮振,不知于此于。

难令公子浊,似是列仙癯。

近逼孤云小,遥看点雪无。

沧洲何尔我,白发自江湖。

风雨鱼歌外,玄真逝与俱。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秋景.时菊委严霜

论菊何心傲,生时失众芳。

未须多晚节,政似委严霜。

北地飞飞击,东篱冉冉黄。

屑冰和露下,薄命有谁当。

客去重阳远,花寒一夜长。

朝来有佳色,未放早梅香。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