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麓赫曦台联句

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

烟云眇变化,宇宙穷高深。

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

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在长沙的江面泛舟,挥动船桨穿越湘山峻岭。
烟雾云霞瞬息万变,展现出宇宙的无尽深远。
心中怀揣着古代英雄的壮志,忧虑着时代的变迁。
我向世间游子寄语,这苍茫大地,有谁能够探寻这样的意境?

注释

泛舟:乘船游览。
长沙渚:长沙江中的沙洲。
振策:挥动船桨。
湘山岑:湘江边的山岭。
烟云:烟雾和云彩。
眇变化:变化莫测。
宇宙:天地万物。
穷高深:深不可测。
怀古:怀念古人或历史。
壮士志:英雄的志向。
忧时:忧虑时事。
君子心:君子的胸怀。
尘中客:世俗之人。
莽苍:广阔无垠。
谁能寻:谁能找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哲学家朱熹的作品,名为《登岳麓赫曦台联句》。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攀登高台时所感受到的景象和情怀。

首句“泛舟长沙渚”,描绘了诗人乘船至长沙湖畔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泛舟”给人以轻松自在之感,而“长沙渚”则是对自然美景的具体描写。

接着,“振策湘山岑”,诗人换乘马匹,向着湘江山脉进发。这里“振策”一词传达出一种决绝向前的气势,而“湘山岑”则是对壮丽山势的描绘。

第三句“烟云眇变化”,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多变与神秘,通过烟云的变化反映了宇宙万物的无常。这里用“眇”字形容烟云之变化,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又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

第四句“宇宙穷高深”,则是对上一句意境的进一步推衍,强调了天地不仁,以其万物为刍狗之意。这里的“宇宙”指的是广阔无垠的自然界,而“穷高深”则表达了一种不可企及的深远感。

第五句“怀古壮士志”,诗人在登临之际,心中萌生对历史英雄豪迈气概的怀念。这里的“怀古”是对过去的追思,而“壮士志”则代表了那种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六句“忧时君子心”,表现了诗人对于当世之事的忧虑,作为君子的他深感责任重大。这里的“忧时”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切,而“君子心”则体现了诗人的仁慈与智慧。

最后,“寄言尘中客”,诗人将自己的感悟和情怀托付给那尘世间的行者,希望他们能理解这份深沉的情感。这里的“尘中客”指的是在红尘俗世中的普通旅人,而“莽苍谁能寻”则是对那些能够领会诗意者的追问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时代和个人理想的思考。通过登临高台,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登法华台

山间景物转流年,台上风光处处传。

放目便应云梦小,凭栏平挹祝融巅。

忽寻故国占天际,谁看孤舟系岸边。

百感还将山下去,肯同槁木堕深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谢胡掾惠诗

一见知心事,旋观慰月评。

慈祥汉循吏,儒雅鲁诸生。

莫作周南叹,终期冀北程。

新诗连夜读,梅影伴孤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隔墙闻正父乡饮甚乐偶畏风不预用前韵敬简

元日忻晴色,新年祇旧心。

故人同客里,乡话自情深。

尽说成都酒,休为楚泽吟。

相逢须痛饮,岁月易侵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廉州何使君挽诗二首(其二)

忆昔湟江上,相逢意便倾。

胸中元浩荡,笔下更纵横。

士伏徐公德,人言景倩清。

定应乡里敬,枌社祭先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