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二十)

衡湘古雄邦,风气犹颇真。

民居限山溪,习尚犹古淳。

羲黄虽世隔,濂溪迹尚新。

九疑留舜辙,桃源嗟暴秦。

迫今百代下,湮沦同飞尘。

君行过湘江,敦古心应勤。

精神苟相契,异世情自亲。

不瑕圣孔父,从渠好问津。

他年石屋归,为藏折角巾。

候我采药来,山花我主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衡湘地区古老淳朴风俗的怀念与向往。诗人以“衡湘古雄邦”开篇,点出地方的历史厚重感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接着,“风气犹颇真”一句,表达了对当地淳朴民风的赞赏。诗人进一步通过“民居限山溪,习尚犹古淳”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文习俗的和谐共生,强调了这种古朴生活方式的珍贵。

“羲黄虽世隔,濂溪迹尚新”两句,运用典故,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先贤思想的传承与敬仰。通过“九疑留舜辙,桃源嗟暴秦”这两句,诗人借用了舜帝南巡和桃花源的故事,既赞美了古代圣贤的德行,也对暴政进行了隐晦的批评,同时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迫今百代下,湮沦同飞尘”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文明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的忧虑。“君行过湘江,敦古心应勤”则是对友人方棠陵的勉励,希望他能保持对古风的追求和尊重。

最后,“精神苟相契,异世情自亲”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共鸣超越了时空界限,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也能因心灵相通而亲近。“不瑕圣孔父,从渠好问津”表达了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崇敬,鼓励对方探索和学习。

“他年石屋归,为藏折角巾。候我采药来,山花我主人”则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预想在某个宁静的山居之地,两人可以共同享受自然的美好,分享生活的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友情和文化的珍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84)

霍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梁俭庵寿诗

松擎增山高,泉流增海深。

松劲与泉清,照映此翁心。

海深豢鱼龙,山高缊璆琳。

炼此皎洁姿,坐调清庙音。

八极占太平,时听海山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赵子銮守顺庆清才有志于古书此赠之(其一)

皎皎苍王姿,雅志跨八荒。

希迹古先民,寤寐曾不忘。

本深木自乔,玉藏山辉光。

又如春昼晴,煦风四飘扬。

古贤美恕兹,骥步局此场。

赵子如古贤,曾不屑名彰。

漏咎虽惕劬,晨昏故如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赵子銮守顺庆清才有志于古书此赠之(其二)

皎皎苍玉姿,蟠桂擎瀛洲。

凉露降太清,朱鸟时相投。

先民有如斯,慊矣夫何求。

维尔媲先民,犹期古贤游。

吁嗟二气驰,循环互沉浮。

驱车轧长途,不瞬轮转周。

灼灼玉栏花,涓涓玉沟流。

勉勉不早时,兔乌几回辀。

耄矣惭蹇予,日昃徒怀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赵子銮守顺庆清才有志于古书此赠之(其三)

皎皎苍玉姿,陟陟郭隗台。

孤剑万里行,蛟鼍安在哉。

瞿塘万仞深,径仄蒺与莱。

仗剑瞿塘侧,虹气刺天来。

照映蚕丛隈,习习驱浮埃。

转涕满疮痍,嘘枯然寒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