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严星樵明府坤刘允仲表弟游也园造北极阁登旷观亭遇雨

欲雪不雪寒风骄,老梅耐冷初含苞。

同游三人来不速,白云小顶如相招。

傍山小园足幽趣,数弓隙地容株茅。

山房少憩蓄全力,一气遂造前峰高。

亭前旷观动遐思,近自明季溯六朝。

繁华极盛历千载,可怜尽付一炬焦。

我曾按图揽名胜,但见瓦砾湮蓬蒿。

古来石城擅雄镇,九十五里誇兼包。

幺么窃据幸扫荡,光天化日兵气销。

禅堂茶话感桑海,相与凭吊空萧骚。

雨声催我下山去,淅历响遍寒林稍。

归途无赖一回首,烟雾迷离入望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严星樵、刘允仲一同游览也园,最终登至北极阁及旷观亭的旅程。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的寒冷景象,老梅在严寒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三人不期而遇的同行,如同白云般自由飘逸,增添了旅途的趣味。

诗中提到的“小顶”可能指的是山峰或小丘,其与白云的互动仿佛在邀请三人共赏美景。山中小园充满幽静之趣,虽仅是几弓之地,却足以容纳一株茅屋,营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氛围。短暂的休息后,三人蓄积力量,最终攀登至前峰,视野开阔,思绪随之飞扬。

从近处的明朝追溯至遥远的六朝,繁华与盛衰的历史变迁被诗人感慨地提及。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瓦砾与荒草,令人感叹历史的无情。石城作为雄镇,历经九十五里的广阔范围,见证了无数兴衰更迭。诗人对过去石城的辉煌与现在的平静表示了欣慰,庆幸其得以摆脱纷争,重归和平。

在禅堂品茗谈笑间,诗人感慨于世事沧桑,与友人一同凭吊,留下一片寂静与萧索。雨声催促着他们下山,淅沥的声响回荡在寒冷的林间。归途中,诗人回望,只见烟雾迷离,远方的景色渐行渐远。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织,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翠微亭

翠微亭畔草离离,独客登临意自悲。

千里河山原巩固,万家黎庶尚疮痍。

荒郊寂寞馀残垒,落日苍茫捲大旗。

使相南来重秉节,可能江左仗安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其一)

湖海茫茫几度经,又从故里寄浮萍。

乱馀更喜逢时稔,人杰原须仗地灵。

犹幸亲朋共乡井,固应诗礼绍门庭。

数椽漫说需材急,梁栋还宜贡帝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其二)

回思旧事感沧桑,辛苦艰难十载尝。

未遂万间成广厦,且从千里慰高堂。

谋深菽水经营早,话到田园意味长。

何日三湘放归棹,团圞一室快称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其三)

木兰生意未全摧,曾见慈亲手自栽。

百劫尚留先泽在,群花应喜主人来。

一枝秋老还攀桂,十月春融好伴梅。

后起漫占多富贵,落成时节牡丹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