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其一)

物色看如昨,愁时独不醒。

春阴含雨白,日气宿霾青。

国士纡三表,王师压二庭。

献俘当祖社,制胜本朝廷。

使者行飞挽,将军议勒铭。

谁怜刘子骏,心事有传经。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初春(其一)》。诗中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色和氛围,以及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物色看如昨,愁时独不醒”,以对比手法开篇,描述了春天的景色仿佛昨日重现,而人在忧愁之时却难以入眠,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春阴含雨白,日气宿霾青”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阴雨和清晨的雾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国士纡三表,王师压二庭”两句,转而表达对国家和军事力量的关注,暗示了当时社会可能存在的政治局势或战争状态。“献俘当祖社,制胜本朝廷”则进一步强调了胜利与和平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领导层决策的期待与信任。

“使者行飞挽,将军议勒铭”描绘了使者与将军在国家事务中的角色,以及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努力与贡献。“谁怜刘子骏,心事有传经”最后两句,以历史人物刘子骏为例,表达了对那些默默奉献、心怀大志之人的深切同情与敬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更蕴含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思,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文人特有的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初春(其二)

横海楼船下,平胡羽檄飞。

五云高王气,三殿敞春晖。

卜相敷文命,徵兵出武威。

风尘终混合,日月此瞻依。

薄宦无工拙,浮名有是非。

陆沈吾岂敢,疏懒世人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初春(其三)

使者归朝疏,将军捕虏才。

乾坤百越震,烽燧九边来。

国步艰难过,天颜骀荡开。

紫宫春窈窕,华省日徘徊。

白石饭牛客,黄金图骏台。

终看成遇合,未可怨无媒。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初春(其四)

蓟北看春色,羁情坐郁然。

官犹胶柱在,名岂滥竽传。

汩没终何事,文章自有权。

薄游多难后,知己众人前。

疏拙容高枕,风云让着鞭。

客嘲安用解,执戟至今怜。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五日同子相游天宁寺

四海携名士,弥天得上方。

綵丝还令节,白马自开皇。

挥拂灵花里,摊经祗树傍。

灯轮侵日出,塔影入云藏。

净土殊幽事,清斋复妙香。

幻知看绂冕,静欲厌词章。

薜荔来风雨,杉松接渺茫。

人间空竞渡,未解问慈航。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