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崇安县学立碑

出山未踰月,辄复入山去。

平生武夷志,兹游适真遇。

诛茅倘可遂,岂但山水趣。

扶摇欣夙心,踌躇动长虑。

恭惟文公学,倡道匪虚语。

向微剖析功,斯人遂聋瞽。

斋居一原叹,此叹无人悟。

晚年制作心,门人未轻许。

真实浸泬寥,枝叶谩誇诩。

漂沦未百年,剽窃立门户。

吾党固有愆,斯道自今古。

扶偏须忠臣,邪说可无距。

同志此来游,兴言激余素。

礼乐愧河汾,兴唐竟谁予。

大隐堂前水,滔滔自东注。

回薄万古心,无言对天柱。

形式: 古风

翻译

刚出山没满一个月,又急急忙忙返回山中。
我一生的心愿都在武夷山,这次游览正好实现了真我的相遇。
如果能实现隐居的愿望,岂止是享受山水之乐。
乘风而起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深思熟虑后却让我忧虑重重。
我敬仰文公的学问,他倡导的道义并非空谈。
如果没有他的深刻剖析,那些人就会如同盲人和聋子。
我在静修时发出的感叹,却无人能理解。
晚年他对于创作的态度,弟子们并未轻易赞同。
他的思想深邃而广阔,但徒有枝叶的夸耀。
他的思想流传百年,却被误解为剽窃。
我们群体确实有过失,但这道理自古至今不变。
纠正偏差需要忠诚的臣子,错误的言论不能不加以抵制。
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访,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礼乐方面,我们比不上黄河和汾河的教化,复兴唐朝的责任落在谁身上呢?
大隐堂前的流水,滔滔东流,象征着永恒的心志。
面对天地,我无言以对,只有万古之心在回荡。

注释

出山:离开隐居地。
武夷志:武夷山的隐居愿望。
兹游适真遇:这次游览恰好遇到真我。
诛茅:隐居。
岂但:岂止。
剖析功:深刻的分析和贡献。
斯人:那个人。
聋瞽:聋哑的人。
晚年制作心:晚年对创作的态度。
门人:弟子。
轻许:轻易赞同。
真实:深邃的思想。
浸泬寥:广阔而深远。
枝叶:表面的夸耀。
剽窃:误解为抄袭。
门户:学派。
吾党:我们群体。
斯道自今古:这个道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扶偏:纠正偏差。
邪说:错误的言论。
无距:不接受。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
兴言:激发言语。
余素:内心深处。
礼乐:礼仪和音乐。
愧:比不上。
河汾:黄河和汾河。
大隐堂:隐居的地方。
滔滔:水流不断。
回薄:回荡。
天柱:天的支柱,象征天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熊鉌的作品《闻崇安县学立碑》,表达了作者对于崇安县学设立文公碑的感慨和反思。诗中,熊鉌首先提到自己出仕不久又返回山林,强调了他对武夷山的向往和对真意的追求。他期待能在此实现自己的理想,不仅仅是欣赏山水之趣,更是为了实践文公倡导的道义。

诗人接着指出文公的学术贡献,认为如果没有他的剖析和启蒙,许多人会陷入无知。然而,他也批评了文公晚年的一些作品被过分夸大,甚至出现了剽窃和门户之争。他感叹道,尽管文公有误,但纠正偏差仍需忠诚之士,反对错误学说。

最后,熊鉌以大隐堂前的流水比喻世事变迁,表达对崇安县学能否延续文公精神、培养真正人才的忧虑。他感慨礼乐之道在当世的缺失,以及寻找能够振兴唐朝的人才的困难。整首诗寓含深沉的教育和道德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学术传承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收录诗词(114)

熊鉌(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 字:去非
  • 号:勿轩
  • 籍贯:建宁建阳
  • 生卒年:1253—1312

相关古诗词

捣衣曲

北望悠悠音信少,空房念远心常早。

流萤煜煜夜稍清,寒雁嗈嗈寒已到。

细丝清水练方新,在椸半湿日中明。

隔篱翁媪寐不熟,月落尚闻砧杵声。

将军锦帐环歌舞,百战尚迟归寸土。

老农肩米肉成疮,思妇裁衣泪如雨。

形式: 古风

涌翠亭梅花

来者为新去为陈,阴阳如代各还春。

花开花谢亦常理,对花不必尤花神。

平生性耆不在花,两年颇与梅相亲。

何人种梅绕此屋,一见使我心清冷。

老树槎牙溪侧径,枯枝倒挂池边亭。

花开主人不复赏,我来却作花主人。

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

北海雪深臣皓首,霜寒中野儿悲吟。

荷蓧老人留植杖,沧浪孺子来濯缨。

神人妃子固有态,此花不是儿女情。

托根山谷居岁晚,自分不及芳春辰。

春前腊后挺高洁,留与桃李争妍新。

春寒桃李犹未开,莫随羌管轻飘零。

先生自是绝俗士,西湖东閤当齐名。

巡檐索笑兴不浅,金樽檀板随红尘。

斯言近戏君勿讶,南山松柏终年青。

形式: 古风

索茶

两帙诗课早已了,三杯酒债亦可休。

我去问君去无去,君留任我留不留。

门前雨深泥滑滑,道人四壁风飕飕。

且留看诗可罢酒,请烧香鼎调茶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寄张廉访

七闽古要荒,是为越南徼。

秦汉列职方,居民亦稀少。

文风渐褰开,李唐盛称表。

问之何因尔,风气有先兆。

桓桓观察公,切切廑告诏。

至今章掖流,诗书被馀照。

伊洛道既南,考亭重继绍。

譬之中天日,万古垂炳耀。

岂但行中原,衣被弥岭峤。

云胡一气迁,变化有难料。

百年诗书地,末俗事攘矫。

岂是殷民顽,此亦关感召。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为扰。

庸人亦何伤,贪人祸非小。

小贪人易知,大贪一何巧。

豺狼不堪问,狐鼠何足道。

哀哀清漳民,仁者宜一吊。

何年彗旄头,燐火犹有爝。

十家九空荒,落日曛野烧。

迩来痛甫定,生意渐原草。

三年两徵兵,行人亦伤悼。

闽地本硗瘠,山海相带绕。

两耕不供餐,俭岁即有莩。

独藉煮海馀,易以供岁调。

古人弛丽禁,琐琐不尔较。

但令官无亏,一任民转漕。

近年盐法密,适以长贪暴。

茫茫一溟渤,乃是大阱沼。

下不济民穷,上不资国耗。

饥狼与饿鼠,白昼敢嘷噪。

民膏宁几何,尔腹安得饱。

我思山海藏,本是天地宝。

公家卖盐引,本钱亦铢秒。

祇今增倍蓰,安得不为挠。

上恩岂不厚,末弊诚不料。

官曹既犹禦,何责汝为盗。

千钧发鼷鼠,桃虫集飞鸟。

我欲陈其言,哀情动深悄。

闽山秀而刚,习气本强矫。

近代姱节人,一一皆可考。

汉史言未公,反覆出篁筱。

反覆岂其性,当年久探讨。

学道皆有用,薰陶乃其妙。

抚御或失宜,反以萌不肖。

矧兹一峤地,峒险接深杳。

郡人生本微,邻寇时掠剽。

亟当保天和,玉石戒俱燎。

民生必有养,而后可施教。

云何无其具,而辄事刑剿。

海滨去天边,高高不堪叫。

使者重观风,苏息宜及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