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二首(其一)

大暑丧馀酷,凉秋袪众瘥。

歊氛随雨断,素景入宵多。

雁影穿池月,蛩声出砌莎。

披襟予自快,楚泽任悲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触。首句“大暑丧馀酷,凉秋袪众瘥”以对比手法,描述了从炎热夏季过渡到凉爽秋季的过程,暑热逐渐消散,凉爽的秋天驱走了夏日的病痛与不适,暗示着自然界的更替与生命的循环。

接着,“歊氛随雨断,素景入宵多”两句,通过雨水的降下,暑气被驱散,夜晚的天空呈现出清朗的景色,形象地展现了秋季的清爽与宁静。这里“歊氛”指的是暑气,“素景”则指清白、明净的景色,通过“随雨断”和“入宵多”的动态变化,生动地描绘了季节转换的自然现象。

“雁影穿池月,蛩声出砌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大雁在月光下飞行的影子穿过水面,显得格外清晰;蟋蟀在石阶旁发出的叫声,悠长而富有节奏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季节更替中生物活动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

最后,“披襟予自快,楚泽任悲歌”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内心感受。他敞开衣襟,享受着这份来自大自然的清凉与宁静,内心感到无比的愉悦与自由。同时,诗人也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在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时,也能找到自己的快乐与释放方式,如同在广阔的楚泽中放声歌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和谐统一,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秋夕二首(其二)

此夕何清旷,新秋乍夺炎。

凉飙来似旧,熏暑逝如潜。

露重翻香芰,疏云点素蟾。

放怀殊不寤,箕斗转前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秋日出郊

疆野压雄边,乘秋行此田。

万峰朝巨岳,多稼入平天。

农饱忘饥后,童嬉逼社前。

僚贤须共乐,举白尽歌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月

清商才过半,皓魄最宜圆。

自是秋光好,非缘人意偏。

一宵歌吹地,万里雪霜天。

忍见西楼下,佳期又隔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蒙恩加职寄馀杭希文资政

燕石宁参楚璧珍,六膺君桨共言纶。

老聃道大谁同传,千古韩非是罪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